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攝影之聲》—對觀看的聆聽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1-1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創刊號封面

 因為是一個需求沒有被滿足的讀者,所以創辦了獨立刊物。今年九月,在台灣已經久不見蹤跡的攝影藝術刊物又重新在書架上引起讀者注意--攝影雜誌《攝影之聲》(Voices of Photography,VOP),雖然只有薄薄的、約一百頁上下的厚度,卻以封面上年輕攝影師張曉一幀「海岸線」系列作品中與「新紀實」這樣滿懷顛覆氣勢的主題,衝擊了台灣的攝影閱讀市場。  ■文:劉佳旻 圖片由《攝影之聲》提供

一種「不美」的藝術觀點

 「有朋友跟我說,那張照片中那女的又不正,為甚麼要放封面?」創辦這本刊物的李威儀半開玩笑地從封面開始談起這本刊物的屬性。與其說選擇不討喜的照片作為封面,不如說這樣照片背後的「觀點」、影像張力的所在,正是這本雜誌的主要關注點。「攝影作為一種藝術,當然有它審美的一面;然而我希望我做出來的攝影雜誌,能夠跟社會之間有更強烈的連結。」

 這或許也部分地解釋了為甚麼如此一本在台灣已經久違的攝影刊物是以「新紀實」這樣稍嫌硬調的主題作為第一期的專題。「紀實攝影(documentary photography)」在過去台灣攝影藝術中的脈絡,可以追溯至1930年代,從「摩登仕女」中攝下現代城市中的女性影像、而後開啟鄉土寫實攝影的攝影家鄧南光、1950年代以影像紀錄與土地情感的鄭桑溪,乃至於1980年代以社會主義為號召的《人間雜誌》報道攝影;「紀實攝影」中強烈的社會性,在現今的台灣攝影藝術中仍充滿影響力。

 而以「新紀實」主題作為刊物起點的《攝影之聲》,一方面表達了攝影直視日常生活的關照與紀錄本質,另一方面也像是在回應這段歷史脈絡。第一期中,有以google街拍影像進行的新式「街頭」攝影;有利用月光做長時間曝光、再現阿根廷巴拉那三角洲島嶼上居民生活的「魔幻紀實」觀點;也有在利比亞前線以iPhone拍下戰地目擊的攝影師;或以熱感應相機解構人像真實的另一種人像攝影。「這些有別於傳統8米厘底片畫面的張力表現方式,是想試著從相對於黑白、社會關懷式的傳統紀實,找到一種新的、記錄這個時代的方式。」

一種直視提問的姿態

 刊物創辦人李威儀原本是報社記者也是影像創作者,傳播媒體出身的背景使他除了將攝影視為一種藝術表現外,也格外關注攝影作為一種「溝通媒介」的功能。這本雜誌不同於一般藝術雜誌以評論身份撰文評介藝術家,而是原貌呈現與藝術家的問答;對《攝影之聲》這本雜誌來說,「提問」既是生產的方式也是生產的姿態。

 第二期以「暴力」作為主題,則更鮮明地透過主題提問:牙買加京斯敦街頭拍攝幫派分子、警察與街頭兒童的畫面;剛果婦女們在醫療照護不足問題下的處境;芬蘭街頭鬥毆的流血衝突肖像照片;穿插針孔、血跡斑斑的身體、深入嚴謹的日本黑道組織的珍貴捕攝影像等;每一頁尖銳的畫面都在在挑戰了讀者的視線,都讓人想快速翻過,卻又因畫面的衝擊而停下目光。

 相對於目前台灣書市中已有的攝影相關刊物,如此直視現場的影像發聲已經很少見。《攝影之聲》的提問使得每一個攝影師都不再只是旁觀的影像紀錄者,這些發問也同時界定拍攝成為一種介入行動。「這種創作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參與及對話,它必須有一些突破與表達。透過這張照片,鏡頭背後的人在想甚麼,最重要的是,他的體會如何透過照片作為一種語言訴說出來。」

 《攝影之聲》的發問並非僅僅是問藝術家,「為甚麼拍攝這些影像?」他們也同時在對讀者、對社會問:「你為甚麼看?你正在看甚麼?」

 除了採訪國內外藝術家,這本雜誌亦向知名影像評論學者郭力昕、攝影師沈昭良以及攝影評論家暨策展人顧錚邀稿,另外也有獨立攝影書圖書館(iPL,independent Photobook Library)創辦人Larissa Leclair每期四本獨立攝影書的推介。特別的是,這些專欄並非各自成篇,而是環繞著每一期的主題來書寫,更完整組織每期主題含納的面向。每一期雜誌也另外有兩篇現場訪談,除了攝影家之外,訪談對象還廣泛至藝廊經營者、策展人甚至是攝影書出版社等。因此閱讀《攝影之聲》時,我們並非只是閱讀了藝術家的展演與發聲,而是環繞著攝影發出的眾聲喧嘩。

沒有被滿足的讀者

 近兩年來,台灣的攝影出版相較於過去有逐漸蓬勃的跡象;手機拍照功能與數碼相機的普及帶起大量相機拍攝技術類型的書籍出版。「攝影」與其作為一種藝術,實際上已經更接近是一種全民性的嗜好與興趣。

 「確實現在只要有相機,大家都會拍照;但如果想再進一步接觸攝影這門藝術與專業,能讀到的東西卻很少。」李威儀說,攝影藝術的市場小、讀者少,回收利潤薄,以利潤導向為考量的主流出版社便不願意投入;然而他認為,「如果因為市場小所以不願意投入,那麼市場裡就不會有別種選擇,大家也會以為讀者只喜歡那樣的東西。」

 因為作為一個讀者沒有被滿足,因此決定創辦這樣一本自己想讀的刊物。李威儀笑說,「大家不是都會講這樣一句話嗎?『你如果要害人,就叫他去辦雜誌。』這句話我聽了很多次,但我認為確實需要有一些人來作這樣的事,而且我也不認為這是一件完全零分的事。」他認為這個市場具有潛力,但需要有人去挖掘。於是便由他為核心開始,拉兩三個熟識、志同道合的學生時代友人——負責採訪的陳依秋與財務管理的林楚彬都是大學時代的同學,憑著前一個工作累積的一點儲蓄作為創刊基金,就這樣誕生了《攝影之聲》。

 這本刊物以「盡可能跟讀者溝通」為基本概念,因此並不採取艱澀的語言來書寫。「我希望大家看得懂,並且認為這些議題是可以討論的。」李威儀也說,實際上攝影的閱讀人口遠比想像的廣泛。刊物創辦初期,他曾經帶著刊物在跳蚤市場擺攤,沒想到來買的人從二十歲到五十歲都有。「連幫我印名片的印刷場老闆自己也買了兩本,因為他在社區大學學攝影。所以這個市場是可以努力的,為甚麼大家覺得不行?」

 儘管身為網路世代,李威儀卻更希望透過紙本的觸感、溫度,以及流通上的普及性來與讀者溝通。「在書店裡,就是硬碰硬。我希望雜誌擺在書架上,它可以變成一個被更認真看待的東西。」

相關新聞
獨立雜誌看過來系列 (三) (圖)
《攝影之聲》—對觀看的聆聽 (圖)
N城記:上海/北京•越界言論
ebook Tips:送你無限空間
首尚文化電子暢銷書排行榜 (截至2012年1月7日) (圖)
歷史與空間:千古騙局「誇龍種」 (圖)
心靈驛站:如瀑的爬山虎 (圖)
古今講台:過年報春
開卷有益:尷尬的中國「城管」 (圖)
來鴻:地 痛
百家廊:英倫島上迎新年 (圖)
翠袖乾坤:《金枝慾孽2》一波三折
天言知玄:戲與人生
琴台客聚:六朝遺韻
生活語絲:台灣旅遊業
隨想國:上網
路地觀察:《蝙蝠比利》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