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 國
任教的學校每星期都有周會,都會請名人來演講,演講完畢,便要學生即時寫篇有關內容的新聞報道。因此我對學生說,知道是誰來演講和講題之後,最好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可以掌握來人和演說內容的背景,對寫稿有幫助。
不過,多數學生都不會聽話去上網搜尋,有時間的話,相信學生寧可上網玩遊戲或和朋友交談。
以前的記者訓練,找資料是花時間花功夫的苦事,如今網上打幾個關鍵字眼,資料很多,反而要判斷哪些才正確比較重要。這麼簡單的事,學生都不利用上網來搜尋,殊覺可惜。
我甚至問過學生,有沒有上網搜尋過老師的資料?對老師有多少了解?答案是耍手擰頭。我就對學生說,和異性朋友交往時,有沒有想過上網查查異性朋友的背景?多作了解?答案自然是一樣。於是我就對他們說了一個在英國雜誌看來的真實故事。
一個美國女子,在網上和男子交往之後,男方想約會見面,女方答應了,但在赴約前,忽然想到何不查查對方資料,多些了解?上網搜尋的結果,令她大吃一驚,因為資料顯示,對方是一個通緝犯。於是約會時,男方見到的不是她,而是FBI。
不過,英國的心理學家表示,如果約會前上網搜尋了對方的資料,初次約會的神秘感、期待感,預期的興奮,都會因此而消失。如何決定,要看當事人了。
上網的好處與壞處,不是也要看當事人自己的掌握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