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政恆
最近都是說電影,也談談書。例如這個活動吧,明天(二十一號)二時半至四時半在三聯書店二樓,有香港新世代小說的講座,由《小說面書》作者梁偉洛、《黑目的快樂年代》作者譚以諾和我主講。這兩部小說打開了創作與社群關係的全新反思,體現出新的形式、新的觀察,讓我們看看香港新世代小說的走向與關懷。
關於香港文學的討論,我憂慮,只容許談歷史,不容許談現狀,只會變成象牙塔的研究,自說自話;只容許談現狀,不容許談歷史,又不能站在高一點的位置,從長遠一點看文學的發展與轉化,雙方都有以偏概全的問題。另一方面,香港文學的討論需要學院與民間的互動,論文與評論互相參照,意見交換,才有活力與生氣,討論才及於點與面。
去年我看過的新書,有太多類別,以台灣文學為例,林文義的《遺事八帖》為我帶來不少的衝擊,幾乎要重新思考散文這個體裁為何;陳芳明的《台灣新文學史》也是不得略過的重頭書。又以我較熟悉香港文學為例,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以下十本,非小說類有《大江東去:司徒華回憶錄》、羅孚的《北京十年》、也斯的《人間滋味》、葉輝的《Metaxy:中間詩學的誕生》、樊善標的《爐外之丹》、廖偉棠的《波希香港.嬉皮中國》;小說類有朗天的《心色密碼》、李維怡的《沉香》、陳寧的《交加街38號》、譚以諾的《黑目的快樂年代》。這不是十大好書的名單,而是順手拈來的例子,例如西西的《猿猴志》,打算在新年時才讀,暫時未能放在上面的名單了。而且,去年出版的書很多,無法每一本都看,每一本都買,無緣讀到,就無法評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