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龍年春節,北京市首度發佈PM2.5試點監測數據,廣東省將珠三角率先監測PM2.5納入政府工作報告。從傳統媒體到網絡微博,一度千夫詬病的輿論局面變為拍手稱好。短短一個月內,珠三角、環渤海空氣質量不可能有根本性提升,而基於空氣質量的全國性民意從聲討到讚譽的轉變從何而來?答案在於微博箴言「公開是個好東西」。
時值鄧公南巡20周年,今年更是中共十八大召開之年,思想解放、改革開放再次成為「熱詞」。面對住房、醫療、教育、安全、環保等社會關注熱點,解決這一系列難題不能依靠抽象的圖景,而是要靠進一步思想解放、改革開放。從去年一系列微博上的焦點事件,如郭美美引發的慈善公益事件、溫州動車事故等,不難發現,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抓手是政務公開。
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微博有言:「俞可平說,民主是個好東西。依我之見,公開也是個好東西,君不見,體制內困擾於諸多弊端,何謂良藥?靠的是『公開』二字。公開前,敢於直面並修正自己不足;公開中,讓公眾參與公共事務;公開後,形成社會對權力的約束機制。公開可以檢驗權力的真誠與公正。」
從空氣監測這一事例即可驗證此道理。美國使館一個空氣監測儀、一條條滾動發佈的微博令地方環保部門壓力驟增,北京市環保局從政治「別有用心」到技術「很不可靠」的反駁,非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令政府形象蒙羞。在此情況下,環保部主動出擊,採取了一認帳、二檢討、三改進等行之有效措施,並發佈指導文件,要求各地籌備適時發佈數據,平撫了民心,重塑了政府形象。
「公開是個好東西」提出了改革路徑的有力抓手,給予民眾參與的渠道與權利。讓我們期待一系列事關民生、民主權利的改革,像PM2.5監測數據公開一樣,從漸進的不完善的試點開始,從民眾參與的點滴細節入手,不完美的真實必將帶來人人參與、同心協力、共建家國的民眾權利實踐的完美圖景。 ■香港文匯報記者 彭凱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