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炳良促請當局在今個立法年度通過《競爭條例草案》。香港文匯報記者謝雅寶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謝雅寶)近年內地旅客來港人數不斷攀升,而相關投訴個案亦增。消委會去年收到多達27,541宗投訴,按年微跌5%,但內地個人遊投訴不跌反升,錄得1,649宗,按年激增43%,其中涉及旅行社、燕窩和海味、電腦用品店的投訴急增逾倍,包括安排酒店質素差、有參茸海味店「以両代斤」混淆單價等。
消委會昨日公布去年的投訴數字,其間共接獲27,541宗投訴個案,「重災區」首3位是電訊服務、通訊用品和電器用品,分別有7,233宗、1,724宗和1.511宗,主要涉及收費和合約爭坳。此外,消委會去年錄得2,342宗遊客投訴個案,佔整體投訴8.5%,按年增加15%,反映店舖以不良銷售手法欺騙旅客的情況有惡化趨勢。
內地客投訴多達1,698宗
消委會期間收到內地客投訴多達1,698宗,按年增20%,以個人遊投訴個案最嚴重,有1,649宗,按年飆升43%,投訴多涉及攝影器材及電訊器材,分別佔23%及10%,而投訴旅行社、燕窩及海味店、電腦用品店的投訴激增逾倍,包括指酒店質素差、有海味店「以両代斤」混淆單價,以及購買平板電腦後出現貨不對辦。
餐廳兩種價格有損港聲譽
消委會委員總幹事劉燕卿表示,去年曾接獲內地旅客投訴指,發現有餐廳出現2張價格和菜式各異的餐牌,雖然不屬違法,但餐廳此舉實有損香港「購物天堂」的美譽,餐廳應在門外出示通告。另外,參茸海味店用「以両代斤」混淆單價,或掩蓋價格欺詐消費者,屬違法行為。早前有2宗個案被罰款2,000元和5,000元。
消委會主席張炳良表示,近年內地訪港旅客增加,單是去年約有4,000萬名訪港內地旅客,亦成為投訴數字上升的原因之一。他稱,去年服務類的投訴個案較貨品類的投訴為多,認為涉及誤導和欺詐消費者的不良銷售手法有上升趨勢,情況值得關注,若發現嚴重個案,將絕不手軟,立即點名公布店舖,保障消費者權益。
促通過《競爭條例》保障消費
此外,張炳良表示,消委會促請當局在今個立法年度通過《競爭條例草案》,消除香港市場上的反競爭行為。對於政府規管一手住宅物業的銷售,他稱,目前在計算建築面積時,並無統一的計算方式,贊同政府以實用面積方式來規管一手樓銷售,防止有發展商以虛假資料、誤導和虛假陳述等方式欺騙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