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似心
有人批評不同機構的頒獎禮不公平,不是以實力去評分,而是頒獎予自己人。其實面對這類的所謂比賽毋須太認真,實際性質是商業宣傳活動嘛,哪個宣傳活動會為其他商業機構造勢?
打正專業名堂的一些所謂比賽,如繪畫、運動、藝術、舞蹈、攝影等等,也很多時是「圍威惠」,不論成績,入圍者全是自己人包辦,毫無名氣或局外人士,管你表現有多出色,常難以被認同。
「私心」並非甚麼民族的專利,在許多國家也少不免。電影「打死不離親兄弟」,也說出了印度人的私心。
我有朋友到外地一著名美術學院應試,學院的要求水平很高,評考也認真而公平。但她發覺,考生中有許多是已有一定造詣的藝術專才,正從事美術行業,他們報考美術學院的原因是此美院的老師大都地位高、人面廣,成為他們的學生,可藉老師的關係,結識更多有地位的藝術家,擴闊自己的人際網絡,以能更易在藝術圈打開出路。人事,也是這個圈子的其中一個遊戲規則。管你才華有多高,能有名人推薦,與憑自我努力向上爬,兩條路可能相差十萬八千里。
一般機構聘用人才的要求,都有自己的一套評審方式,管你自詡為能者,符合不到這要求,就永遠跨不進那門檻;但同一個人,可能是另一個機構的至寶。
同一機構不同部門或同一部門不同主管,對下屬的要求也可能大相逕庭,要升職受寵,就要符合主管心中的要求,如何達至這要求,則視乎你是否適應主管所訂的遊戲方式了。
看穿了,你便不會太計較得失,因為全都是遊戲一場,只看你是否接受到所定的不同規則,要知道,並不是所有遊戲都適合自己,也並非所有規則都是公平而你覺得心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