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粵港自駕遊」首階段試驗計劃正式於下月推行。儘管目前僅容許合資格的港人駕車北上,不少市民仍擔心兩地「駕駛文化」的差異,尤其是第二階段內地居民可駕車來港的問題,有人更擔心或會助長接載內地「雙非」孕婦來港產子等違規行為。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強調,在計劃實施後,特區政府會加強跨境車輛抽查,嚴厲打擊類似的收費載客行為,而粵港雙方均掌有申請人、駕駛者及有關車輛的詳細資料,如有關人士有任何違法違規的行為,粵港政府定必會跟進,並依法處理。
鄭汝樺昨日在立法會大會上回應議員提問時表示,特區政府明白到社會對內地與香港駕駛文化的差異,以至道路安全構成影響的憂慮,故粵港自駕遊首階段計劃只屬試驗性質而非恆常政策,而政府在制訂計劃安排時會遵從幾個原則,包括審慎行事、具高度規範性、所有申請必須資料完備,及配額數量由少量開始,並因應特別情況而彈性調節,小心審批做好把關,及以道路安全和負荷能力為本。
4月底深圳灣首試赴粵車
她續說,香港入境處、海關、警務處及衛生署均積極參與試驗計劃的討論及籌備工作並準備就緒,計劃在4月底在深圳灣口岸迎接首批使用首階段試驗計劃赴粵的車輛。在試驗計劃初期,粵港政府每日發放不超過50個配額,並會各自審批申請。
被問及自駕遊或會助長不少無預約醫院產科服務的內地「雙非」孕婦衝關來港產子時,鄭汝樺表示,一次性特別配額持有人,只可於指定期間進出廣東省一次,並只限使用深圳灣口岸,當局並會安排試驗計劃的過境車輛使用指定的查驗通道。
內地孕婦無確認書拒入境
香港入境事務處會聯同其他部門,在各口岸加強對跨境車輛抽查,嚴厲打擊收費載客,並會透過收集情報及數據分析,對懷疑個案作出跟進及調查,和作出針對性的措施及突擊行動,加強抽查可疑的跨境車輛,拒絕未能出示確認書的內地孕婦入境,並打擊包括接載內地孕婦來港產子等違規的商業行為,在有需要時會將有關資料傳給內地當局跟進,要求內地有關部門協助調查。
就自駕遊第二階段試驗計劃,鄭汝樺表示,有關的具體安排和執行細節仍有待粵、港雙方專家進一步討論商議,特區政府屆時亦會視乎首階段的推行成效,並交由立法會詳細討論後再作進一步行動。
須備有效香港第三者保險
她並強調,所有在香港境內的駕駛人士和車輛,均必須遵守本地的交通法例和規定,並必須具備有效的香港汽車第三者保險,違法違規者會遭檢控,依法處理,如有需要,香港警方會根據現行機制,要求內地公安機關協助調查。同時,在有關交通事故或交通違法的法律程序完結前,涉案車主或司機新的一次性特別配額申請將不受理。
被問及香港執法機構成功檢控在港違規的「左軚車」的數字時,鄭汝樺回應時說,特區政府並無此項分類,但過去5年內地過境非商營車輛在港涉及意外的,每1,000輛僅有3.24輛,香港私家車則為每1,000輛有15.9輛,「左軚車」在港的意外率較本地私家車為低,又指目前已有不少廣東省車輛使用常規配額過境在香港行走,有關部門針對這些車輛的執法行動已有相當的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