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61歲的羅涌村村民黃朵梅,家裡一貧如洗,還要承擔沉重的醫療費。香港文匯報記者敖敏輝 攝
溫惠春說,平日,他們全家都在附近的城東衛生站打感冒針,而該診所的醫生黃某有重複使用針筒和針頭的習慣,他們懷疑丙肝病毒的源頭可能源於這裡。
有關醫生疑重複使用針頭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受訪的數十名患者無一例外地都將責任歸到這家診所。和溫惠春家類似,進城務工並且在響水路居住的鍾仕協一家也集體感染,全家6口人,有5人曾在城東衛生站看病和打針,而唯一沒有感染丙肝的兒子則從沒有在這家診所看病。居民練運娣一家8口人有5人患丙肝,5人全部在這家診所打過針,而其他3人則沒有。城東衛生站的隔壁雜貨店老伴羅女士,一家6口人,3人患丙肝,全部在城東衛生站打過針,而其他3個家人則從未在這裡看病。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多數患者家庭均至少有1人染病,患者全部在這家診所打過針,而其他健康的人,幾乎都沒有在這裡看過病。
在這些患者當中,羅女士的懷疑更有說服力。記者了解到,羅女士的商店就在城東衛生站隔壁,他和衛生站主任黃某十分熟悉,兩人來往也非常頻繁。她告訴記者,在沒有發現疫情之前,黃某一直在重複使用針頭和針筒,且在2012年之前,黃某一直在使用玻璃針筒,而這種針筒在衛生系統早已淘汰,衛生主管部門也不建議使用。
患者張妙清也告訴記者,她和許多患者都看見黃某重複使用針頭,曾進行質疑,黃某均以「沒事的」之類的話搪塞過去。和黃某同村的多位村民也曾提出疑問,而黃某則語氣凌厲地訓斥「不相信我就別來」。
近日診所已關門謝客
事實上,今年50多歲的黃某曾長期在鄉下行醫,經驗豐富,看病效果比其他醫生要好不少。「我們在他這裡看病,有時候排隊都要等1個多小時。」丙肝患者許達銳說,黃某每天的看診量一般都有至少有二三十人,別人看不好的病,在黃某這裡很快就能醫治好。不過,和很多私人診所不同,黃某一般是給病人打推針,而別人最多是打臀部,或者打點滴。黃某的鄰居羅女士告訴記者,後來他們才從縣衛生局得知,小診所是不能給病人推針的,最多只能進行肌肉注射。推針會有血液接觸,而重複使用針頭和針筒,血液沾染針頭甚至倒吸進入針筒是經常的事。
在居民的聲討聲中,黃某的診所已於2月22日關門謝客。記者24日致電一直沒有露面的黃某,對於重複使用針頭一事,他表示否認。不過,對於患者的質疑,黃某未做解釋,匆匆掛掉電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