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楊帆
在改革發展的複雜時局中,遵循鄧公南巡講話的精神,今年以來,中央緊鑼密鼓的改革部署,與民間持續高漲的變革呼聲,交相呼應,演繹出「小陽春」的改革氣象,為日益臨近的全國「兩會」吹來了振衰起弊的精神暖風。
今年是本屆政府任期最後一年。溫家寶內閣沒有「守成收攤」思維,猶有銳意改革之志。1月31日,溫總理在組織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時強調,必須永不停頓地推進政經等各領域的改革。2月初,溫總理到廣東視察時重提鄧小平南巡名言:「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條」!2月15日,溫總理部署今年一系列經濟改革重點;2月22日,國務院部署「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新一輪改革攻堅的實施方案正在緊鑼密鼓的制定中,體現了決策層「任職有期,改革不止」的政治操守。
改革更需要頂層推動
在中國的政治架構下,改革不僅需要頂層設計,更需要頂層推動,才能清除既得利益的阻撓。三十年來的改革進程顯示,價格併軌改革、分稅制改革、外匯管理體制、入世談判等一系列重大改革的推進,都曾伴隨著既得利益的掣肘,遭遇相關部門的懈怠,而最後是靠中央決策層的強力推動,才取得實質性突破。因此,在當前改革進入膠著期,領導人的改革決斷,無疑是改革攻堅的制勝法寶。
最近國務院部署向民間資本開放壟斷行業的改革時,溫總理正是展現了這種改革魄力。他已向各部委下達軍令狀,今年上半年落實新36條的實施細則要全部出台。這項一直停滯在2010年和2005年新舊「36」條文件上的重大改革能否在今年收官之年取得突破,人們將拭目以待。
值得注意的是,有關改革執行部門坦承,目前一些改革方案的實施進展情況並不理想,一些重點行業領域的落實工作亟待加強。正如人民日報23日在評論文章《寧要微詞 不要危機》中所言,或是囿於既得利益的阻力,或是擔心不可掌控的風險,或是陷入「不穩定幻象」,這些年來,一些地方改革久議不決,一些部門改革決而難行,一些領域改革行而難破。
「收官年」或成「闖關年」
公共管理的「熵」定律向人們揭示,當改革發展到一定階段,如不從外部輸入變革因子,原有公共體系的改革效率可能會愈來愈低。在當前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新的變革因子來自哪裡?胡錦濤總書記在去年紀念中共建黨9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要求,「拜人民為師」、「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這無疑為引進新的變革因子提供了重大啟示。有識之士提出,只有創造條件,讓民眾更深入地參與改革方案的制定,更廣泛地監督改革措施的執行,才能保證重大改革不受干擾,不流於形式,不至於擱淺,直至取得成功。
而新一輪改革攻堅的民眾推力,首先來自即將參加今年全國兩會的民意代表們。他們推動改革的熱情和智慧,是中央打響改革攻堅戰的堅強盟軍。今年是本屆代表委員們行使權力、履行職責的最後一年。來自中央和民眾的改革動能能否在今年兩會形成合力,進一步鎖定深化改革的路徑,實質性推動新一輪的改革攻堅,令政壇任期的「收官」年成為改革的「闖關」年,這或許是今年兩會的最大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