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話中有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15]     我要評論

韋基舜

 「神行太保」戴宗纏著「入雲龍」公孫勝,要求一同往見羅真人,祈求讓「清道人」下山,協助梁山泊大軍,破高唐州知府高廉的法術,救回「小旋風」柴進。

 公孫勝明知羅真人不許干預世事,自己既然借羅真人「過橋」,便帶戴宗和「黑旋風」李逵登二仙山,往「紫虛觀」拜見羅真人。

 何以羅真人傳道的地方(道場)稱「觀」,不稱「廟」、「寺」或「庵」?此乃道教與佛教之間的分別。在中土,道教人士(俗稱「道士」)棲身、傳道的地方稱「觀」;佛教人士(俗稱「和尚」「尼姑」)棲身、傳道的地方稱「廟」、「寺」或「庵」。

 秋殘初冬,日短夜長,公孫勝等三人來到紫虛觀,已是紅日西沉,三人逕投殿後松鶴軒,謁見羅真人。軒前侍奉童子見公孫勝領著戴宗、李逵進來,連忙入內稟告羅真人,真人聞報,傳法旨,著三人入內會見。

 公孫勝等三人入見羅真人,公孫勝執弟子之禮,問候師尊。戴宗亦執禮下拜,唯有李逵粗人一個,不懂禮儀,只管睜著眼呆立一旁。

 羅真人問公孫勝:「此兩位何來?」公孫勝連忙稟知,這是早前講過的「山東義友」,因為高唐州知府高廉逞顯異法,宋江著二人前來叫他下山相助破法,「弟子未敢擅便,故來稟問我師。」

 公孫勝沒有對羅真人直言戴宗、李逵二人乃梁山泊好漢,只稱作「山東義友」,皆因深知羅真人厭惡江湖打打殺殺,免惹師尊反感。

 羅真人聽公孫勝說出戴宗、李逵二人來意,乃道:「一清既脫火坑學煉長生,何得再慕此境?」羅真人這麼一說,戴宗忙再拜,道:「容乞暫請公孫先生下山,破了高廉,便送還山。」

 戴宗假假地亦做過江州兩院押牢節級,平生只有別人求他,今次「乞」羅真人暫准公孫勝下山相助,只因奉了「及時雨」宋江之命,死心塌地替黑三郎做事,可見宋押司擅於收買人心,為坐上第一把交椅,培植自己勢力。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這些所謂「義士」,為達目的,縱「卑躬曲膝」亦在所不計。

 羅真人看見戴宗如此囉囉囌囌,乃言:「二人不知,此非出家人閒管之事。汝等自下山去商議」。

 以羅真人之言,無疑有點「逐客」之意,但亦看出這位真人亦屬「太極高手」,將個「波」交番俾公孫勝、戴宗。既然師尊有命,公孫勝遂與戴宗、李逵離開紫虛觀,連夜落下。

 李逵聽不懂羅真人話中之意,乃問戴宗。戴宗解釋,說是羅真人不放公孫勝下山相助,李逵聽了,登時發起「牛脾氣」,要捏死羅真人、一把火燒了道觀。戴宗連忙叫黑鐵牛不得造次,否則用「神行甲馬」釘住他雙腳,動彈不得。李逵嘗過「神行太保」的苦頭,乖乖地同往公孫勝家中休息。

 公孫勝安排戴、李二人在淨室就寢。李逵假寐至五更,聽得戴宗正齁齁的睡熟,偷偷起身,摸了兩把板斧,輕輕地開了房門,躡手躡腳外出。

(細說水滸.二八一)

相關新聞
神性與人性的聖水墨 (圖)
省去繁文縟節的藝術 (圖)
走向藝術的六十五載 (圖)
《新天使1》 (圖)
《哭牆》 (圖)
《逾越》 (圖)
《七宗罪》 (圖)
《新天使2》 (圖)
鐵達尼號 生死交錯的瞬間 (圖)
作家眼中的鐵達尼號 (圖)
百家廊:熱河行宮憑弔帝王文采 (圖)
翠袖乾坤:她始終不是「她」
海闊天空:世外桃源落地生根
琴台客聚:話中有話
生活語絲:兩種態度
隨想國:披 薩
獨家風景:另一個雙城故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