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貴州報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讚譽——金銀花與「貴州精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在金銀花種植達到一定規模後,朱昌國通過貸款籌資等方式建起了冷洞村第一間金銀花加工廠,這樣能夠有效抵禦市場風險。

「這塊石頭上爬的金銀花已經長了六七年了,每年能賣三百多。那一塊石頭上長的時間比較長,能賣四五百。」一提及金銀花的效益,冷洞村村支書朱昌國就關不上的話匣子。記者注意到,冷洞村的金銀花大多種植於石旮旯裡,所以大多是論石頭賣的。

藏匿於黔西南大山中的冷洞村,石漠化十分嚴重,全村80%的土地都是石頭,人們窮的叮噹響。2003年,朱昌國為全村人瞄到一個致富門路:金銀花的藥用和營養價值日益受到人們親睞,村裡石頭山上野生的金銀花不但好養,還能有效治理日益嚴重的石漠化。有石頭作天然支撐,金銀花不和莊稼搶佔耕地,還節省了搭架子的成本。

一些村民心存疑惑:「種包谷還能當飯吃,種金銀花成嗎?」為慎重起見,朱昌國先引進4000株金銀花種苗,在自家地裡搞起了試驗。第二年,他的金銀花長勢喜人,還拿到了退耕還林補助。隨後,冷洞村所在的則戎鄉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推廣金銀花種植。由於金銀花耐旱、田間管理簡單、經濟效益高,漸漸地,全村光禿禿的石山地上一籠籠鋪滿了金銀花。

撒播金銀花,五年可採摘;栽種花苗,三年見成效。2007年冷洞村金銀花豐收,600元的人均年收入迅速被拉漲至2600多元。55歲的村婦鄭繼淑是個苦命人,丈夫和母親雙雙患癌症去世,房子又遭了火。若不是她跟著朱昌國種了七八年金銀花,「日子肯定熬不過來。」如今,她們家也起了兩層小樓,每年收入上萬元。

2009年,貴州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縱使抗旱能力強的金銀花也耐不住烈日,開始大面積枯萎。以色列的滴灌技術啟發了朱昌國。他將一個礦泉水瓶倒過來,用細釘子在瓶底鑽個眼,然後將其瓶蓋一頭埋進金銀花根部進行滴灌。

試驗取得了成功。朱昌國開始手把手指導村民們灌溉金銀花。沒有礦泉水瓶,通過找州電視台、上街募捐……十萬多個礦泉水瓶在短短幾天就彙集到了冷洞村。全村六百多畝金銀花保住了。

2009年4月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視察冷洞村,為旱災下冷洞村人不屈不撓的精神所感動。他說,冷洞村「不怕困難、艱苦奮鬥、攻堅克難、永不退縮」的精神,就是貴州精神。

相關新聞
貴州報道(2012年第六期)(總第25期) (2012-03-15) (圖)
「新版合作社」的則戎樣本 (2012-03-15) (圖)
回放——建合作社冀「說得上話」 (2012-03-15) (圖)
見解——「落地」與創新 (2012-03-15) (圖)
讚譽——金銀花與「貴州精神」 (2012-03-15) (圖)
作用——借合作社破題「三農」 (2012-03-15) (圖)
話你知——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由來 (2012-03-15) (圖)
2012,逾千億辦大民生 (2012-03-15) (圖)
訪談——給10萬人找飯碗 (2012-03-15) (圖)
回顧——去年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2012-03-15) (圖)
預安排——2012民生實事16件 (2012-03-15) (圖)
權威發佈——「一事一議」投入持續加大 (2012-03-15) (圖)
影響——貴州經驗貢獻全國 (2012-03-15) (圖)
縱深之備忘——2011貴州「一事一議」小檔案 (2012-03-15) (圖)
貴州報道(2012年第3期)(總第22期) (2012-02-16) (圖)
專家解讀:吳大華:文件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2012-02-16) (圖)
解密:2號文件誕生記 (2012-02-16) (圖)
「國54條」力挺貴州 (2012-02-16) (圖)
貴州報道(2011年第20期)總第20期 (2012-01-01) (圖)
貴州報道 (2012-01-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貴州報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