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貴州報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話你知——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由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通過種植金銀花,昔日石漠化嚴重的冷洞村已是滿山綠意。

1844年,為應對零售商盤剝,英國羅虛代爾鎮28個失業紡織工人自發成立 「公正先驅者消費合作社」,成為世界公認的第一個合作社。其章程規定的社員入社、退社自由、管理民主、按社員交易量分配盈餘等原則。目前,美國、新西蘭、澳大利亞等農業經濟發展高度集中的國家都採用合作社發展模式,羅虛代爾原則也成為世界公認的合作社原則。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農業、商業和手工業中普遍實行了合作化道路。但在長達20年的人民公社體制下,受行政性計劃經濟影響,這種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

改革開放後,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生產力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很難抵禦市場風險。在這種情況下,農民便選擇了互助合作。

進入20世紀90年代後,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發展和完善各種合作經濟組織,自願、自治和民治管理是合作社制度最基本的特徵。目前最新型的合作社功能是為社員提供交易上所需的服務,與社員的交易不以盈利為目的。合作社的盈餘,除了一小部分留作公共積累外,大部分要根據社員與合作社發生的交易額的多少進行分配。實行按股分紅與按交易額分紅相結合,以按交易額分紅為主,是合作社分配製度的基本特徵。

為了支持、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規範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組織和行為,保護農民專業合作社及其成員的合法權益,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我國於2007年7月1日開始實施《中國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

相關新聞
貴州報道(2012年第六期)(總第25期) (2012-03-15) (圖)
「新版合作社」的則戎樣本 (2012-03-15) (圖)
回放——建合作社冀「說得上話」 (2012-03-15) (圖)
見解——「落地」與創新 (2012-03-15) (圖)
讚譽——金銀花與「貴州精神」 (2012-03-15) (圖)
作用——借合作社破題「三農」 (2012-03-15) (圖)
話你知——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由來 (2012-03-15) (圖)
2012,逾千億辦大民生 (2012-03-15) (圖)
訪談——給10萬人找飯碗 (2012-03-15) (圖)
回顧——去年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2012-03-15) (圖)
預安排——2012民生實事16件 (2012-03-15) (圖)
權威發佈——「一事一議」投入持續加大 (2012-03-15) (圖)
影響——貴州經驗貢獻全國 (2012-03-15) (圖)
縱深之備忘——2011貴州「一事一議」小檔案 (2012-03-15) (圖)
貴州報道(2012年第3期)(總第22期) (2012-02-16) (圖)
專家解讀:吳大華:文件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2012-02-16) (圖)
解密:2號文件誕生記 (2012-02-16) (圖)
「國54條」力挺貴州 (2012-02-16) (圖)
貴州報道(2011年第20期)總第20期 (2012-01-01) (圖)
貴州報道 (2012-01-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貴州報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