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貴州報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影響——貴州經驗貢獻全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3-1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在興仁縣,七大類22個單病種已經由政府埋單。圖為建設中的興仁三甲醫院。攝影:張文斌

自2008甕安、綏陽等幾個縣局部試點,2009年被正式列入全國試點省份以來,到2010年底,貴州的「一事一議」已擴大到全省所有的88個縣(市、區、特區)。

期間,從中央到地方,共投入資金58.28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投入 41.2億元,占總投入的70.67%,遠遠超出了中央要求地方承擔的政府獎補比例。

截止目前,全省已建成各類村級公益事業項目近2萬個,修建、改造、維修村內道路1.9萬多公里,修建村內水渠1.2萬公里,新建村內垃圾收集點 4860個,公共廁所6300座,修繕村內公共活動場所20多萬平方米、安裝路燈3860座。項目覆蓋88個縣(市、區、特區)、1246多個鄉(鎮、街道辦事處)、1.3萬個行政村、2.4萬個自然村寨, 500多萬戶農戶、近2000萬農村居民直接受益。

貴州開展「一事一議」工作的核心價值在於:

——利用國家財政獎補項目,極大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

——在此基礎上,「議」字當頭,充分發揚基層民主,喚醒了老百姓當家作主意識並確立了老百姓的主體地位;適逢2010年村委會換屆,大量在工作開展中湧現出來的熱心公益、想辦事、能辦事、會辦事的人被老百姓推舉進入村、支「兩委」,加強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夯實了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期間,許多由群眾面對面推舉的人員組成、具體牽頭負責決策、建設、管理「一事一議」項目的各種自發組織,被善加引導,成為村支兩委之下、以村民小組或自然村寨為單位,管理經濟和社會事務的相對固定的自治組織,形成了「支部+協會+社區(管委會)」的模式,有效延伸了村支兩委的管理觸角,對在新形勢下把農民組織起來、完善農村社會治理結構這一重大課題,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關新聞
貴州報道(2012年第六期)(總第25期) (2012-03-15) (圖)
「新版合作社」的則戎樣本 (2012-03-15) (圖)
回放——建合作社冀「說得上話」 (2012-03-15) (圖)
見解——「落地」與創新 (2012-03-15) (圖)
讚譽——金銀花與「貴州精神」 (2012-03-15) (圖)
作用——借合作社破題「三農」 (2012-03-15) (圖)
話你知——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由來 (2012-03-15) (圖)
2012,逾千億辦大民生 (2012-03-15) (圖)
訪談——給10萬人找飯碗 (2012-03-15) (圖)
回顧——去年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 (2012-03-15) (圖)
預安排——2012民生實事16件 (2012-03-15) (圖)
權威發佈——「一事一議」投入持續加大 (2012-03-15) (圖)
影響——貴州經驗貢獻全國 (2012-03-15) (圖)
縱深之備忘——2011貴州「一事一議」小檔案 (2012-03-15) (圖)
貴州報道(2012年第3期)(總第22期) (2012-02-16) (圖)
專家解讀:吳大華:文件具有劃時代的里程碑意義 (2012-02-16) (圖)
解密:2號文件誕生記 (2012-02-16) (圖)
「國54條」力挺貴州 (2012-02-16) (圖)
貴州報道(2011年第20期)總第20期 (2012-01-01) (圖)
貴州報道 (2012-01-0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貴州報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