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華瑋(左一)主持文本研究,白先勇(左二)任榮譽主任。香港文匯報記者歐陽文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近年崑曲文化在兩岸三地大學的人文教育中愈來愈受重視,然而不少崑劇的精華劇目正在歷史長河中消失。為了「激活」傳統,香港中文大學昨日正式啟動「崑曲研究推廣計劃」,專家將會整理折子戲與戲曲文本,將《紅樓夢》及《桃花扇》等名著編成崑曲文本外,校方更希望把中大打造成世界性的崑曲研究基地,促進香港與國際間的戲曲學術交流。
白先勇沈祖堯齊推崑曲
中大昨日舉行「崑曲研究推廣計劃啟動儀式暨捐款鳴謝典禮」,由中大校長沈祖堯親臨主持,其間還有青春版《牡丹亭》主演者俞玖林和沈丰英現場示範《牡丹亭.驚夢》。
上述計劃由文壇泰斗白先勇擔任榮譽主任,由中大人文學科研究所明清研究中心主任華瑋主持。有關項目獲宜高科技創業集團主席余志明及其夫人余陳麗娥捐出230萬元予以支持。
余志明指,崑曲不是一般的舞台表演藝術,更秉承了唐詩、宋詞、元曲的詩句美學,故希望推動崑曲發展,讓新一代學生認識中國傳統。
華瑋表示,計劃的目的是「研究文化遺產,整編崑曲精品」,藉著整理明清戲曲文本,並加以研究,編成一系列有藝術價值的戲曲精品,供崑劇團演出和一般讀者閱讀。原來,崑曲文本中有200多本值得再作研究,是中國文化中最豐盛的一筆,華瑋表示計劃還打算作出一項大挑戰,就是將《紅樓夢》製成崑曲版本,「不過這很困難,除了要裁剪出合適部分,還要對作品有所詮釋。」另中大還會舉辦相關課程、工作坊、研討會,以及在校園演崑曲等,進一步推廣崑曲文化。
除了文本製作外,注重舞台效果的白先勇亦打算邀請崑曲界的大師如蔡正仁、汪世瑜等,擔任最後的「質檢」,實實在在地試演一下,看文本是否有改善之處,誓要打造出既可讀、又可演(readable and playable)的崑曲典籍。他期望在有了文本的基礎後,會有舞台表演相應而生,讓崑曲再次發放異彩,例如把記錄歷史的大戲如講述明末崇禎帝自縊煤山的《鐵冠圖》重現舞台。他指,終極目標是讓中大成為世界上的崑曲研究中心,推動世界各地的戲曲家參與崑曲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