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中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全國掀文憑熱 碩博士貶值?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5-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內地的碩博士畢業生數目越來越多。資料圖片

現代中國+全球化+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學歷增值

 近年,內地社會掀起各階層人士對「文憑」的迫切追求,具體表現為高校畢業生的「讀研熱」及「讀博熱」等「文憑熱」,如內地的高級口譯、中級口譯、同聲傳譯等證書最受追捧;或者是在職者參加職後學歷培訓等。事實上,以往內地擁有博士學位的學生人數不多,他們的自豪感也較強,因為那時候獲得博士學位是一種顯示對個人榮獲及學術精英資格的證明;但如今,隨著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的人越來越多,「知識精英」的價值大打折扣。

 ■胡潔人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社會科學學部講師

作者簡介 胡潔人 現任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社會科學學部講師。2009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糾紛解決研究中心成員、中國奧斯特羅姆協會(Ostrom Society)會員、香港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中英文論文數篇。

新聞背景

內地退職碩士畢業生 5年飆升5倍

 根據中國教育部網站的統計資料,2003年退職碩士的招生人數和已在校研讀人數分別為58,060人和144,966人;到2008年,上述兩個數字分別為131,446人和383,875人,比2003年添加1.26和1.65倍。退職攻讀碩士並最終取得學位的人數更是激增,2003年共授予17,023人退職碩士學位,2008年增加到85,196人,5年間飆升5倍。而這個現象不僅在中國,世界其他國家亦是如此。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的成員國為例,在1998年至2008年間,科學博士學位的授予量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至2008年,該學位授予量約為34,000名,且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個增長速度會放緩。這說明各國都認為,接受良好教育的勞動力對本國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因此都積極提倡大力發展高等教育。如表一所示,有11個國家的博士學位授予量都處於增長狀態。

 對於這種高等教育大眾化、文憑熱持續升溫的現象,從正面而言,它體現中國教育的持續發展和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人們以知識為追求的目標以及有利於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不過,文憑熱更多反映出大量令人憂慮的教育問題和社會問題,及其會導致的一系列後果。

表一:各國博士學位授予量*

國家   增加百分比

中國   +40%

墨西哥  +17.1%

丹麥   +10%

印度   +8.5%

韓國   +7.1%

日本   +6.2%

澳洲   +6.2%

波蘭   +6.1%

英國   +5.2%

美國   +2.5%

加拿大  +1%

*註:比較時期為1998年至2006年。

資料來源:綜合各大報章

求知不分老幼 學成前途更好

 分析這種文憑熱的原因,歸根究柢,與升職、提高自身素質和「終身進修」的概念有密切關係。

無學歷文憑 搵工升職難

 第一,社會各行各業對求職者的學歷要求提升,這是導致文憑熱的最直接原因。「沒有文憑就找不到工作」是當前高校畢業生甚至是中校生深刻認識的殘酷現實。同時,各個行業,特別是教育行業,在自身發展中不斷淘汰那些過往學歷教育水平較低的在職人員和教師,而且將收入與學歷程度、職稱等直接掛u,這引發不少員工的危機意識,提醒那些沒有達到學歷要求的人,必須千方百計地提高自己的學歷水準。同時,中國的不少行業部門均作出相關規定,如允許在職人員以兼職形式,半工半讀各類學士、碩士及博士學位。教育部門也積極推廣和提倡在各地教師進修院校開展各類學歷培訓班,文憑熱正是在這種條件下不斷升溫。

生活需要滿足 望增自身修養

 第二,中國經濟的發展帶動人們對自身素質提高的重視。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不斷發展,對人們的知識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客觀上,人們發現如果停止學習,自身的理念、知識,特別是對那些新興事物的了解和掌握就會落後。這種落後特別對年輕人來說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就業,因為現在各個行業的競爭都很激烈,特別在大城市,沒有文憑學歷的撐腰,很難打敗對手。主觀上,中國經濟發展令百姓滿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要外,開始追求更多的知識和更好的教育,因此並非所有想提高學歷者都是出於功利主義的考慮。

活到老 學到老

 第三,現代社會不少人包括老年人都認識到「終身進修」的重要性,各種各類的長者大學層出不窮,也同時提供各類的文憑證書。但這點更多可帶來正面的效果,有助於提升整體國民的素質和修養,陶冶情操和令教學向多元化發展。

知識精英氾濫 學術道德何存

 凡事總有利弊,適度和科學的學歷培訓管理,可助學生提高自身素質,但文憑熱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不可忽視,現代社會已有不少人把「讀研讀博」作為「文憑本位」的一種價值觀,直接引起社會上博士、碩士等知識精英氾濫,「含金量」大幅下降。而更重要的是,文憑熱還會演變成一種不良的社會風氣,隨著道德的淪喪,一系列考試作弊、偽造文憑以及高學歷難就業等社會問題浮現,並漸變頻仍。

學生成績肥佬 教授敷衍授課

 首先,過度的學歷文憑流於形式,難以保證質量。許多博士生和碩士生根本達不到應有的學術水平,本身處於為了「文憑」的考慮,不少學生根本不認真努力學習課程和知識,而是報以應付的姿態,對論文考試敷衍了事。結果就出現很多名不副實的博士和碩士。同時,這種風氣的蔓延也會對授課老師產生影響,不少職業學校的老師認為,學生來讀書就是為了一張文憑,導致他們的講課態度和授課內容也是以應付為目標。

 其次,光有學歷而沒有實際內涵,導致不少人雖然擁有文憑,卻難以勝任很多工作。這對整個社會來說,會大幅影響工作質量和效率,也是引起當前即便博士也收入不高的原因。老闆不少都有「博士沒啥了不起,也不見得比本科生好多少」的想法。特別是在高校裡,若教授或副教授的水平不夠,就會出現類似請研究生代課、論文抄襲等現象,拖累整體教學質量。

高材生激增 就業爭崩頭

 第三,博士生和碩士生數量的增加帶來另一個大問題─就是越來越多的高學歷人士面臨失業。特別是在內地,面對大量本土博士生以及數量倍增的海外歸來的博士生,就業壓力和挑戰也隨之增加。

 這個情況在外國也不例外:即使在美國和日本這樣的已發展國家,不少耗費大量時間攻讀博士的學生在學成後也面臨學術職位驟減、企業崗位不足的困境。

企業慳人工 寧請本科生

 而且,中國目前的高端人才市場已明顯呈現出供大於求的態勢。即使大多數博士生找到工作,工作待遇也與本科生或者碩士生相差無幾,甚至不少企業寧願聘請一個大學畢業生也不想請博士生,因為同樣的工作並不需要一個更高工資的博士生來做。這些現象導致高學歷者呈現一種尷尬的狀態。

|結|語|

 面對現實,我們不可否認,在當今社會中,若沒有高學歷,會面臨更大的危機。但當你在追求高學歷、高文憑的同時,究竟甚麼才是你真正的嚮往和追求?在知識與文憑的天平上,你會如何擺放兩邊的砝碼?

想一想

1.根據上文,解釋「文憑熱」的定義。

2.「文憑熱」的成因為何?試舉例說明。

3.「文憑熱」會對社會造成甚麼影響?試舉3項並加以說明。

4. 有人說:「『文憑熱』是社會知識倒退的一種現象。」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這個說法?

5. 在文憑與知識中,哪個更重要?為甚麼?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 《如何看待教育領域的「文憑熱」》,中學語文教育資源網

http://www.ruiwen.com/news/14837.htm

2. 《蔓延職場的文憑熱》,飛華時空網(來源:《中國青年報》)

http://www.plcsky.com/wh/whzt/wzml/149942.shtml

3. 《高考志願填報日趨理性:就業比文憑重要》,中國教育文摘網

http://www.eduzhai.net/gaokao/592/gaokao_383894.html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相關新聞
全國掀文憑熱 碩博士貶值? (2012-05-02) (圖)
概念圖 (2012-05-02) (圖)
法理何在:疑犯遊街示眾 官未判公先審 (2012-04-27) (圖)
概念圖:遊街示眾 (2012-04-27) (圖)
概念圖:中國消費模式 (2012-04-25) (圖)
階級分層:內地消費革命 加劇階級歧視? (2012-04-25) (圖)
發展代價:中國入世經濟飛 民工外闖剩空巢 (2012-04-24) (圖)
成長歷練:內地「富二代」 一定係二世祖? (2012-04-20) (圖)
概念圖:內地「富二代」 (2012-04-20) (圖)
學習中國:多收留學生 壯大軟實力 (2012-04-18) (圖)
概念圖:來華留學生 (2012-04-18) (圖)
崛起背後:舊日唯美是瞻 今朝還看中國 (2012-04-17) (圖)
人口老化:中國變老 後勁不繼? (2012-04-13) (圖)
概念圖:中國人口老齡化 (2012-04-13) (圖)
幼兒教育:入園難 學費貴 內地貧童怎辦? (2012-03-26) (圖)
概念圖:內地幼兒教育 (2012-03-26) (圖)
道德歪風:肉體誠可貴 賣淫價更高? (2012-03-23) (圖)
概念圖:賣淫合法化 (2012-03-23) (圖)
攜手向前:經濟一體化 兩地齊發展 (2012-03-19) (圖)
概念圖:香港與內地經濟一體化 (2012-03-1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中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