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地產代理口頭推介二手樓時,要向準買家提供實用面積。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倫樂)地監局是次率先提供執業通告,雖然贏盡市場掌聲,但由於未有正式淘汰建築面積的表述,難免予人口舌。不過,有學者則認為,雖然地監局未承諾何時淘汰建築面積表述,但今後以實用面積作「第一計價」方式,已算行前一大步,相信假以時日,由於實用面積的可比較性較強,建築面積會被「自然淘汰」。
實用面積
計價更清楚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表示,二手物業的建築面積相當繁複,過去各自表述,市民要將樓價比較,往往需要自行計算單位的實用率,過程麻煩冗長,反觀強制代理提供實用面積資料,不同屋苑之間的比較清清楚楚,市民不用「估估吓」,這是一個更方便的計算方式。
雖然地監局今次執業通告未有正式取消建築面積的表述,亦未承諾何時過渡至只限用實用面積,但潘永祥笑稱,正如手機帶來便利的道理一樣,最後沒有統一標準的建築面積必會被市場淘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