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沐義棠期望,證監會可加強監管上市公司保薦人。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趙建強)散戶抽新股(IPO),多人選擇的是否代表就是好股?彭博數據顯示,其實可能剛剛相反,新股越多人抽,上市後反而跌得最慘。彭博新聞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香港最受歡迎的IPO,上市至今慘蝕54%,遠遠拋離整體IPO平均下跌13%的幅度,反而最不受歡迎IPO僅跌7%,「跑贏大市」。
相比之下,美國新股跌幅較香港為輕,同期美國435家IPO,平均跌幅僅約5%。彭博引述香港中央證券登記董事總經理鍾絳虹分析指,散戶投資者容易受市場情緒影響,例如認為近期IPO有利可圖,散戶就會蜂擁而入那些定價過高的交易,而若近期新股表現差,則又可能不參與那些優秀的IPO。
「超購王」米蘭站 已累瀉逾50%
資料顯示,米蘭站(1150)於去年5月上市時,創下香港歷史上最高的IPO認購率,共吸引散戶認購資金590億港元,是其發行金額2,700萬元的2,180倍,成為本港「超購王」、「凍資王」。該股招股價每股1.67元,掛牌首日一度升逾77%至2.96元,最後升幅雖收窄,收市仍報2.77元, 升65.9%,每手賺約2,200元,成為新股「暗盤王」、「升幅王」、「賺錢王」,不過,該股其後表現欠佳,昨日收市價每股報0.82元,較招股價下跌逾50%。若不計過去兩日升幅,截至上周為止,米蘭站股價更重挫54%。
受冷待IPO 中信證券累升13%
而作為最不受歡迎的IPO代表,中信證券(6030)6.6億元股票中認購率只有9%,該股於去年10月以每股13.3元招股價上市,首日掛牌一度跌10%,最後回升至招股價收市,但至昨日為止,該股股價報15.06元,累計升13%。
針對新股表現欠佳,證券專業學會主席沐義棠期望,證監會可加強監管上市公司保薦人,他認為,雖然業界起初或會反對有關措施,但相信長遠可提高本港上市公司的質素及數量。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亦表示,目前正就改善上市保薦人制度進行諮詢,會等待所有市場人士提交意見後再作總結。
今年上市新股 逾40%股價潛水
事實上,今年港股表現欠佳,影響公司上市計劃,名匯證券期貨副行政總裁張啟源即指,有新股不希望削減集資規模,決定推遲上市計劃,預期短期內會較少公司上市。資料顯示,今年來共有27間公司分別在主板及創業板上市,其中16間於掛牌首日錄得升幅,但截至周一,逾40%公司股價低於招股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