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回歸15年,兩地經濟地位變化巨大,加上赴港求學和在港生活成本的日漸提高,不少內地生開始考慮到香港文憑「性價比」的問題。2008年,香港政府落實「教育樞紐」政策,放寬在港內地畢業生無條件留港1年,而只要在港持續工作7年,便可獲香港永久居民資格。該政策一度成為諸多內地生堅持留港打拚的最終動力來源。但社會經濟的發展,往往也影響著不少人的就業選擇。
工作壓力大 私人時間少
畢業於浸會大學的Shelly (圖) 指,每年接近10萬的學費加上數萬元生活費,本科生的費用要在60萬元左右,碩士生也要15萬元至20萬元。「畢業後每個月也就拿一萬多的工資,單吃住就已所剩無幾,遑論其他」。除非是計劃到海外深造或就業,赴港求學能成為很好的跳板,否則面臨就業及晉陞難的雙重壓力,父母投入的幾十萬成本根本回收不來,只得為了拿到香港身份而苦苦捱著。「香港的工作壓力往往讓人難以承受。大部分的生活都是沒日沒夜地工作,除了睡覺吃飯,就是上班開工,沒有私人時間」。
Shelly感慨:「內地經濟發展快,許多地方福利也都不錯。」她於假期就先行到臨近的深圳尋找實習機會,憑藉香港的文憑及多種語言的優勢,最終在一間知名網絡公司任職,初步估計年薪在20萬元人民幣左右,已高過一般的白領收入。根據香港大學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的內地本科畢業生中,45%留在香港就業,回內地就業的僅4%。而到了2010年,回內地就業比例則大幅上升,達到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