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先生表示,因看不到博士研究生的出路,決定放棄研究之路,故轉行做老師。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思諾)香港研究前景欠佳,令不少修畢研究課程的學生因擔心找不到工作而被迫轉行。去年暑假完成中文大學病理解剖及細胞學系研究式碩士(M Phil)課程的曾先生直言,因為看不到修讀博士後的出路,毅然決定轉行放棄繼續升學,在寄出近70封求職信後,始成功覓得中學理科老師合約教席,月薪逾2萬元。
經費緊絀遭壓價
曾先生一直想走研究之路,所以在學士畢業後升讀研究式碩士,也一度打算繼續修讀博士。不過,2年碩士研究生涯後卻打沉了他這個念頭,「我看不到研究的前景和出路,有很多具博士學歷的師兄、師姐都只能做合約制的實驗室助理,有部分甚至失業」。他表示,市面上實驗室人員主要以合約制形式聘用,薪酬會因應學歷和年資而有不同,由8,000元至40,000元不等,不過近年因為經費緊絀,部分實驗室主管或負責研究的教授都會「壓價」,令研究生薪酬更低。
前路茫茫,去年完成課程後曾先生便決定轉工尋找教席,去年暑假他共寄出60封至70封求職信,當中更包括要求較低的教學助理職位,惟只獲4次面試機會,幸最後仍獲得現職學校聘為合約教師。他又表示,現時有教育文憑(PGDE)的畢業生亦有機會失業,自己能找到一份教席已經非常幸運,而新學年他亦獲學校續約1年,並將修讀教育文憑增值。
曾又稱,受中學縮班影響,教師工作前景不算太明朗,但起碼現時收入穩定,月薪超過20,000元,「做老師也可以讓我學而致用,不失為一份有意義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