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羅范椒芬(右)反駁架構重組是「官僚不斷膨脹」。香港文匯報記者梁祖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立會研究與政府總部架構重組有關的法例修訂建議小組委員會再次舉行會議,多名反對派議員繼續質疑,聲稱新架構「架床疊屋、權責不清」等。候任特首辦主管羅范椒芬強調,新政府將會以「新方式、新氣象」來說服公眾「新制度可以更好」,希望立法會如期通過重組方案。有建制派議員亦指應讓新班子有機會嘗試,才再作定論。
反對派質疑開支增大
在昨日會議上,民主黨及公民黨議員再次質疑政府重組架構的必要。民主黨議員張文光稱,據該黨估計,特區政府架構倘由11局擴大至14局,每年開支會由5,000萬增至1.3億元,又質疑問責制「表現不彰」,而是次架構重組將會令問責制擴大,令「官僚(架構)不斷膨脹」,故要求候任特首辦「停一停、諗一諗」,在考慮過往問責制的「失敗」後才提出建議。
羅范:重組追補社會訴求
羅范椒芬反駁指,影響特區政府的表現有多個因素,並強調梁振英的重組建議是追補多年社會對政制的訴求,如文化局及科技通訊局均為業界所需,又強調架構重組不影響問責制的根本,質疑張文光將問責制的不完善置於重組之上,是本末倒置之說,更不應因此而故將「迫切要做的事拖住後腿」。
盼各界客觀審視勿猜測
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則引述「一群匿名高級公務員」的電郵,稱架構重組「弊多利少」,又質疑副局長「有甚麼貢獻值得拿局長薪金的七成」。羅范椒芬強調,候任政府已就重組問題提出多項解釋,各界應以客觀角度分析,而不應只是聽取匿名意見並作出無謂的推測,又指當局對副局長的要求與公務員不同,故在薪酬問題上,不應一概而論地比較。
公民黨黨魁梁家傑隨後加入戰團,聲言新政府的兩名副司長的「職能未明」,擔心會削去司長的權力,又稱副政務司司長掌管文化、教育和資訊等意識形態有關的部門,日後或會負責「河蟹」,而副財政司司長則負責「綠霸」,戲言不如設兩個副特首。
增副司長達雙引擎效果
羅范椒芬解釋道,當局建議增設兩名副司長分擔司長繁忙的工作,是希望達致「雙引擎」的效果,讓司長可以作長遠的規劃統籌,加快香港整體發展,免被周邊地區追過。
「經濟動力」議員梁劉柔芬在發言時強調,既然新政府希望更多人進入「熱廚房」,立法會就應給候任特首一個機會去嘗試。
「西九新動力」議員梁美芬就指,候任特首辦提出的架構重組建議,其中增設文化局及科技局都是香港社會各界多年的要求,而增設副司長則是新政府在衡量過工作而增設的,故質疑反對派議員是純粹因個人喜好而提出批評。
另外,民建聯副主席劉江華昨晨在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整個重組架構的建議有合理性,希望未來特區政府可做到效率型、簡約型、主動型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