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2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曾蔭權:「一國」與「兩制」 港最大優勢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曾蔭權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香港回歸15周年將至,現任特首曾蔭權任期亦即將結束。新華社及中新社昨日發出曾蔭權訪問。曾蔭權在訪問中表示,「一國」與「兩制」是香港最大的優勢。回歸以後,香港與內地的關係更深更廣,無論是人流、物流、資金流各方面都顯著增長,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因此,他對香港的未來很有信心,認為國家已經踏入富強文明大國的軌道,有目共睹,毋庸置疑,而在目前背靠祖國面向世界的優勢下,加上香港人有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香港會繼續保持優勢。

曾蔭權在中新社的專訪中表示,香港回歸15年,香港做到了「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繁榮穩定,這是「一國兩制」成功實踐的最好證明。其間,香港經歷了兩個金融危機、樓市泡沬爆破、非典疫情、禽流感,「憑著國家對我們的支持,還有香港人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拚搏精神,我們不但保持繁榮穩定,鞏固了香港經濟、政治、民生基礎,也大大提升了香港在國際舞台競爭的能力」。

全球見證「一國兩制」成功落實

 他相信,這15年來,全世界看到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經濟、政治,民生方面的改善,雖然仍面臨不少挑戰,香港已取得了顯著的進步:「我們做得是不是完美?當然不是,很多事我們會做得更好,但『一國兩制』的成功落實,在香港是毫無疑問的。」

 曾蔭權強調說,「回歸以來,香港得到國家支持,經濟、政治穩定下來並比以前更堅實更穩妥。香港對國家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央支持香港 特區貢獻國家

 他解釋,中央對香港的支持最起碼有8方面,如簽署CEPA、推進赴港個人遊、加強香港和珠三角地區合作、支持興建跨境大型項目、「十二五」規劃香港及澳門單獨成章、支持香港發展為離岸人民幣結算中心、支持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角色等。同時,香港對國家的改革開放也做了不小貢獻,如香港目前依然是內地最大的外來投資者,1997年到目前為止,內地機構企業在香港證券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融資已經超過33,000億港幣。「『一國兩制』創造的是對國家,對香港的雙贏局面。」

 交往越趨密切,內地人與香港人的矛盾事件近年似乎有所增加,例如有港導遊「宰」內地客,以至內地雙非孕婦湧港問題等。曾蔭權說,每年2,000多萬人次的人流量,「我們和母體分割了有一個多世紀,所以文化方面一定有差異,但我相信香港人是特別包容的,知道要尊重內地人的文化,有些事情應該用包容的態度來處理,因為很多小的事情,不去諒解就會發生」。

 他特別提到雙非問題:「我們希望得到內地同胞的同情。如果我們有資源,醫院有辦法的話,我們歡迎他們來香港,但是目前為止我們有點困難,希望你們理解,我們必須優先妥善照顧香港本地的孕婦,這是我們服務目標的第一位。」

公務生涯起伏 嘗過苦困喜悅

 被問到即將離開政府,曾蔭權說,這45年多來的公務生涯有高低有起伏,有經歷困難的苦困,也有嘗過成功的喜悅,自己一直秉持的信念,是求同存異,維護香港崇尚自由、尊重法制,要公平、要公益、愛廉潔的核心價值,對此「我從來沒有動搖過」,但隨著技術的更發達,社會越開放,越難掌握民情不停的轉變,大眾重視的是短期的、即時可見的利益,但是作為政府,要為社會長遠的利益籌謀,兩者之間不停發生矛盾,「我雖然從來沒有放鬆過自己,但仍沒有感覺真的可以克服所有的困難」。

服務香港45載 一生最大光榮

 曾蔭權即將卸任,他在訪問中強調,「我答應了香港人做好這份工,一定做到最好為止,爭取每分每秒做好這件事,對我自己負責,對香港負責,做40多年來最後衝刺」,又說:「身為差不多半個世紀的公職人員,能夠與香港人一起走過一個曲折但始終是光明的路,是我一生最大的光榮。我很快就要離開我的職位,但我對香港充滿了信心,充滿了愛,我對香港未來的發展非常興奮」。

 被問及退休後的生活,曾蔭權說,自己過往每次到內地都公務繁忙,來去匆匆,「今後一定會到內地多走走看看,而且不像以前只呆一天半天」。

相關新聞
扶貧會籌委點將 社福商界攜手七一開工 (圖)
特稿:學者評籌委:層次高 架構精
發展提速增財力 谷補水紓工時長 (圖)
候任辦:「港人港地」政策不變
扶貧委員會籌委架構 (圖)
暑假外遊團費減5% 遊台韓價企硬 (圖)
擬辦粵劇專場吸歐美日客
冀擴個人遊 缺酒店成樽頸
暑假團(7月13日至8月24日)團費 (圖)
「見證.香港回歸15年」系列專題粵港篇 (圖)
跨境交通無縫接 經濟腹地內陸延 (圖)
穗莞深港連線 加速城市融合 (圖)
港具服務優勢 成內企走出去平台 (圖)
專家:世界級城市群 大珠三角有條件打造 (圖)
部分在建將建粵港跨境工程 (圖)
粵港跨境交通 (圖)
「見證.香港回歸15年」系列專題教育篇 (圖)
回首跨境那些年 學童融合中成長 (圖)
補收生不足 成「救校靈丹」 (圖)
學券雙非效應 跨境童年年增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