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6月2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文視野:偶讀現當代文學(上)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6-22]     我要評論

 由於本港中學課程把語文及文學分家,以致「中國文學」對莘莘學子來說,變成一個術語,有種似乎難以企及的錯覺。其實,文學二字並非遙不可及,特別是以白話文寫成的現當代作品。筆者嘗試列舉新詩、小說、散文作品各一,簡略說明作家運用了幾種不同的體裁,以表現個人對歷史事件的感覺、展現反傳統的寫作手法及書寫眼前的時代變化。(編按:今期將先刊出新詩和小說的部分。)

 新詩 洛夫《石室之死亡》

 當代詩人洛夫在1959年至1964年間寫下合共64節的長詩《石室之死亡》,當時作者對發生於1958年間的兩岸炮戰感受很深,詩裡的局部描寫如下:

任一條黑色支流咆哮橫過他的脈管

我便怔住,我以目光掃過那座石壁

上面即鑿成兩道血槽

 以上3行節選自詩作的第一節。詩人於1959年在金門任「新聞聯絡官」,並在太武山武揚坑道內辦公,那時應是正值「八二三」砲戰後的「單打雙不打」階段。短短3行引文,表現了詩人對戰爭的觀察─先說「黑色支流」,意謂炮彈造成殘酷的流血場面:黑色、咆哮兩詞,可以想像成軀體遭受砲彈射擊的景象,讓人聯想到血流以至凝固,由鮮紅、暗紅,最後轉至幾近黑色的殘酷無情。咆哮像是心有不甘的吶喊,控訴戰爭的無理。身在外島、駐紮在坑道裡的洛夫曾表示自己經常失眠。當時,隔天對岸便有可能向金門投導彈、如此狀況,作為以「怔住」、「即鑿成」這樣的字眼,為詩歌增加了防不勝防的惶恐感和緊張氣氛。

小說 余華《古典愛情》

 不少人把小說視為消閒讀物,但對當代作家余華來說,他所寫的《古典愛情》,其用意絕不止於此。作品所交代的,是一個以顛覆為主要目的的愛情故事:以男主角柳生意欲考取功名為始,起初還記得這是父母的期待,後來在赴京路上偶遇富家小姐惠,便把雙親的心願忘記得一乾二淨;試後名落孫山,柳生回到昔日熱鬧的城鎮,驚覺人事全非,且有人肉買賣的事情。小姐淪為供人食用的商品,柳生強行贖回重創的小姐,繼而為其安葬,最後因偷看埋在地下、正值重生過程的小姐,最後落得孤單收場。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講師 邱月兒博士

 Email:cie@hkbu.edu.hk

逢周五見報

(作者如何讓讀者重新檢視「愛情故事」留待下回分解。)

相關新聞
40萬買位「打尖費」 啟新被批不公 (圖)
城大網頁獲獎 揚威電腦世界 (圖)
高考成絕響 總監難忘600人抄範文 (圖)
高考大事表
感令父母失望 65%讀障生自卑 (圖)
試廚餘回收 慈敬校:省時免運走 (圖)
教界倡撤「學習概覽」指與「成就」重複擾民
講師稱遭校方秋後算賬 (圖)
回歸15年 一國兩制保港發展 (圖)
概念圖:香港回歸祖國 (圖)
社評雙語道:限制境外人士買樓不宜一刀切 (圖)
細味巨著:But suppose I had found a watch upon the ground ...
輕描淡寫話英語:集詞例研習 行動勝空談
中文視野:偶讀現當代文學(上)
溫總名語錄:言必信,行必果。 (圖)
有情世界─豐子愷的藝術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