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來北京已有19個年頭的劉詠瑜,目前習慣用北京人介紹自己。作為一名「資深北漂」,香港回歸15年令她感觸最深的是兩地文化交往帶來的正能量,「儘管文化會有一些差距,但雙方是可以有一個正面的影響」。初到北京,劉詠瑜就感受到了京港文化的不同。她的一位朋友給員工加工資,因數字剛好是250元,這位員工就主動提出退還一元給公司,不明就裡的朋友還以為這位員工鬧脾氣,後來才明白內地人對這個數字的在意。這樣的「小烏龍」也許在兩地文化交往中並不少見,但恰恰也是這樣,讓香港與內地在包容與理解的基礎上,感情更近一步。
劉詠瑜還回憶了她在上世紀90年代的一段經歷,「那時,我有一位秘書,我讓她幫我打一份英文文檔,可打印了6遍都沒有打好。上世紀90年代的大學畢業生,條件還是相當好的,但打印文檔還存在困難,這讓我體會到了人員培訓的重要性,我很感謝這位秘書」。「現在我辦公室裡各路英雄雲集,有IT強的,有公關強的,也有管理強的。」劉詠瑜笑談,「過去這15年,我見證了內地人才的成長」。她相信,儘管兩地文化有差異,但交往的日益頻繁, 終將會幫助兩地人互相理解。 ■香港文匯報記者 馬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