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7月4日大概注定會載入史冊,除了作為一個著名國家的國慶日以外,2012年的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組織聲稱發現了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波色子。這個來自科學界的新聞,在革命與亂血齊飛,末日論與詭辯術紛然的2012年,無疑有著令人難以抗拒的正能量。最近,有位來自歐洲的作家也與中國讀者們談起這個發現,他說,我們真是遇到了一個偉大的時代。
這位作家喜好寫一些瘋狂的小說,他本人就是一個精神科醫生,也是當今西班牙知名的犯罪驚悚小說家,何塞.卡洛斯.索莫薩(Jos* Carlos Somoza)。他1959年生於古巴哈瓦那,1960年隨全家遷往西班牙。1994年,大概是對黑暗的人性過於著迷,他「毅然」棄醫從文,從精神科醫生轉為全職作家。索莫薩的作品受到全世界黑色小說書迷的關注,被翻譯成30種語言。7月5日,在西班牙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處的米蓋爾.德.塞萬提斯圖書館,他以「人物與角色」為題發表演講,並在次日與中國作家進行對話。
索莫薩的《洞穴》(La caverna de las ideas,英譯《雅典謀殺案》)為他贏得英國推理小說協會的2002年金匕首獎。這部小說在敘事上具有後現代風格,故事以柏拉圖的洞穴理念為楔子,原文本是一則虛構的歷史故事,古希臘雅典的連環兇殺案,衍生文本則是對這樁古代謎案的翻譯註腳,由一位現代譯者敘述,他意識到原稿包含的秘密,發現自己翻譯的歷史案件與現實生活產生了驚人的對應。《洞穴》關乎人類的本能(謀殺)與理智(解讀)的關係,這位前精神科醫生認為,人類90%的時候不是理智的,人們發生愛情,進行戰爭,作出決定,只是一種心血來潮。文學也是一種心血來潮,他說,這使我們產生愛和渴望。
索莫薩的另一部代表作是《謀殺的藝術》(Clara y la Penumbra),小說虛構了一個超現實的真人藝術品世界,兩件藝術品(也即是真人)被殘忍毀掉,一系列針對活人藝術品的謀殺案件由此開始。故事的主人公是女孩克拉拉,她充滿野心,希望有個天才把她畫出來,即使為此遭受痛苦也無所謂,她希望自己能夠不朽。在解讀這個人物時,索莫薩說:「克拉拉是個很黑暗的人物,她就如此浮現在我的夢裡,揮之不去,在創作一開始,她就已經不需要我了,她走著自己的路。我以為寫完這本書就可以理解她,但直到我寫完了,還是不能理解這個人物。法國的一個主持人,也是一個心理學家,他對我說,當然你不理解她了,她是一個女人,我們男人是永遠不能理解女人的」。
男人不能理解女人,或許正如法語諺語所言——une femme est une femme(女人就是女人),到了索莫薩,變成了un meutre est un meutre(謀殺就是謀殺),他並不指望所有人能理解。那還是《洞穴》在冰島發行的時候,有位讀者對索莫薩說:「對於謀殺這種事情,我不感興趣,我們這裡的人口已經很稀少了,為什麼還要殺人?」那個時候,冰島幾無命案,人們根本不理解「謀殺」這個概念,但是近10年來,冰島出現了謀殺案。索莫薩說:「我很榮幸,終於可以在冰島賣我的書了。」
在中國,索莫薩的文學風格也不那麼容易被接受。在與中國作家的對談中,有人就科幻小說、恐怖小說和黑色小說的界限提出疑問。索莫薩回應道:「我的文學有一種雜交的品相,是驚悚和科幻的混合,我不喜歡去辨別它究竟是什麼,給它打上類型的標籤。儘管,科幻類型讓我們自由地創造未來,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創造過去。我的《洞穴》就是關於古希臘的故事。這又怎麼樣呢?許多歷史也不過是歷史學家的謊言,歷史不能剝奪我們的自由。」 ■文:小蝴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