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定空間」中的觀看與思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7-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藝術門在最新開幕的香港畫廊由即日起為我們呈獻名為 Ecce Homo Trilogy I的第二個展覽──香港藝術家曾建華特定空間個展。是次展覽將展出一系列曾建華的全新作品,包括用文字組成的大型裝置藝術、一系列影片投影作品及鋁板繪畫。通過呈現前羅馬尼亞領導人尼古拉.壽西斯古(Nicolae Ceausescu)於多年前被審判及公開處決的電視直播片段,藝術家嘗試就地探討有關審判的主題,尤其是對作出裁判時所牽涉的複雜道德操守進行思考,其實審判在聖經中便已有之,但它對人類尊嚴的傷害程度究竟有多重呢?曾建華帶領我們有意識地作為旁觀者參與他的裝置作品,並進而跟隨他思考「對他人進行審斷」這一行為時,人的觀看究竟起到了怎樣的效果。 ■文:香港文匯報記者 賈選凝 圖:由藝術門提供

 拉丁文中的「Ecce Homo」意指「看這個人!」本丟.彼拉多(Pontius Pilate)將耶穌釘於十字架前呈現公眾時曾說此話,而這個詞,也被作家尼采(Nietzsche)用作書名。曾建華引經據典自耶穌最後的審判及尼采的哲學作品,以是次展覽Ecce Homo Trilogy I嘗試探討審判的公正性、存在性以及在特定時間與地點之下被審判者的無能為力境況。當年通過媒體播放並記錄對獨裁者的審判及處決,令世界各地的人都不知不覺地成為判決的見證者及參與者,如同那些被彼拉多告知 「看這個人!」(Ecce Homo)時 的目擊群眾。

 Ecce Homo Trilogy I的策展人陳浩揚認為,曾建華一直對研究尼采及基督教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他的作品多以解構西方主流思想為方向。透過邀請觀眾一起見證這痛苦的一幕,曾建華試圖將「看這個人!」轉換成「看這些觀眾們」,從而把視線焦點轉移至觀眾身上,並向他們延伸出如何進行價值判斷及思考道德後果的問題。

 從許多方面來說,欣賞曾建華的作品猶如審視一件古典宗教畫作,不過我們不必思量每一個靜態鏡頭之間的細微差別,因為藝術家以不同創作媒介向觀眾呈現出了完美的觀賞體驗。這次展覽便結合了大型牆壁文字裝置藝術、繪畫及投影作品的展覽,令我們在畫廊空間內活動時,不由自主地被那處空間引導著進行自我反思——究竟該如何按照眼前所見的事物作出判斷?鋁板文字繪畫試圖於畫廊中創造虛幻的空間,讓畫廊看起來像一座監獄,以營造一種被禁錮的幻象,讓觀賞者只能沉浸於個人的思緒中。

 而藝術門的創辦人林明珠認為,藝術門這是第一次展出香港藝術家的作品,而曾建華所選取的創作角度恰恰有著他不可替代的獨特性。曾氏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及倫敦坎伯韋爾藝術學院,2007年及2008年分別於紐約與巴黎Yvon Lambert畫廊舉辦展覽,去年則在日本森美術館舉辦MAM 015項目曾建華個展,成為當代藝術界迅速冒起的一顆新星。事實上,觀看他的作品所帶來的與眾不同體驗,的確足以令人過目不忘。

對生命難免有無奈的心情

 媒體和觀眾的觀看,在曾建華的作品中,被提出了質疑——我們該以甚麼樣的立場去觀看另一個人被處死?或者說我們又有甚麼樣的權力這樣做?罪人是十惡不赦到可以毫無生命尊嚴地被人觀看處死他的全過程嗎?近年重新看當初的新聞視頻,令他開始深入反省這些問題。於是今次他在「特定空間」中再度模擬出了監獄的空間感觀,令觀眾體會到「待罪」的特定身份之下,人會對生命有哪些重新認識。

 曾建華真正想探討的命題,其實還是關於生命本身。透過畫廊的窗口、恍如監房的空間使用,我們就彷彿將觀看的角度倒轉——如果在那個特定情境下的罪人是我們自己,又該如何面對?如今再去深究當時媒體的處理方式是否有欠妥當,似乎並非最重要的事,重要的是藝術家通過強大的視覺渲染力,令我們對自己所相信的善惡是非衡量標準產生懷疑。當然,曾建華有他自己的立場,而他更想將這種立場呈現給眾人,激發人們進一步思考的空間。

 宗教對於他作品的影響十分鮮明的,而他也的確曾經是基督徒,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對宗教有興趣,但他相信自己的「特定空間」提供了一種有趣的觀看態度,不能一般化、整體化地去期待觀眾對生命有相同的反思,但恰恰是不同,才更為可貴。畫廊內輔助我們理解的影片,也可以讓我們重新去認識當時的歷史事件,並或許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觀看角度。按藝術家的話說:「有理解,就會有接受。」

 談到自身對生命的態度,其實曾建華算是個悲觀的人,生活在現實世界,難免會生出負面的無奈情緒。「作為一個人,生存時一定會遭遇無奈。」而無奈也只會隨著經歷的增多而堆積疊加,任何人重新選擇一次生命,大概都會有頗多想要矯正的地方,所以無奈地說出「重新來一次,我可能會選擇不同的人生」也是大多數人都會感到熟悉的思緒。但好在藝術家有一個出口——那便是藝術創作。通過作品講出自己的反思、並激發促使更多人去反思生命的終極意義,或許會成為這場展覽的最大意義所在。

香港藝術家曾建華特定空間個展(Ecce Homo Trilogy I)

時間:即日起至8月27日 周一至周六 上午10時至下午7時

地點:藝術門(中環畢打街12號畢打行6樓601-605號)

相關新聞
「特定空間」中的觀看與思考 (2012-07-31) (圖)
創作對談:「慾望習作」中的「香港風」 (2012-07-31) (圖)
春去秋來 相約杜國威 (2012-07-27) (圖)
我和秋天有個約會 (2012-07-27) (圖)
敢觀舞台:以藝術之名 (2012-07-27) (圖)
「伸縮計」:能屈能伸的藝術創作 (2012-07-24) (圖)
可自由站立的「月亮門」 (2012-07-24) (圖)
「忽聞海上有仙山」 (2012-07-24) (圖)
聯展《伸縮計》 (2012-07-24) (圖)
藝評:山水盡處 發現林佑森「屏景」 (2012-07-24) (圖)
林佑森「屏景」展覽 (2012-07-24) (圖)
視覺推介:「I Knit MK」編織藝術展 (2012-07-24) (圖)
狂情 薩拉凱恩的暴烈世界 (2012-07-20) (圖)
狂情 (2012-07-20) (圖)
香港大會堂50周年:港督爭辯 議員預言 (2012-07-20) (圖)
活動推薦:絃談──港台音樂對話 (2012-07-20) (圖)
活動推薦:劇場空間《坷廬謀殺案》 (2012-07-20) (圖)
聆聽「自然的簫聲」 (2012-07-17) (圖)
《自然的簫聲》林國成個展 (2012-07-17) (圖)
林國成作品《專氣圖》 (2012-07-1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