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暗算》,麥家著,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定價人民幣18元。麥家憑該書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
電影《聽風者》即將上映,梁朝偉和周迅飾演的男女主角印在電影宣傳海報上,貼得香港到處都是。陰冷的色調,厚實的質感,犀利的神情,每次看到都會勾起人莫大的好奇。這電影是根據中國諜戰小說家麥家的小說《暗算》改編,可是,麥家曾在自己微博說:「拍得不錯,但和電視劇不一樣。電視劇是我兒子,電影是孫子,越來越不像我。」(註:中國內地曾把小說《暗算》改拍為同名電視劇。)
為什麼「電影是孫子,越來越不像我」?若是把原著小說拿來一看,大概就會明白。 ■文:蕭坦
《聽風者》電影尚未上映,具體情節不得而知,但從預告片看,有以下幾個要素:一,時代是1949年中國解放前後,敵我雙方為共產黨情報機構701和國民黨的情報人員;二,除了文戲,也有許多打鬥和刺殺的武戲;三,敵方(國民黨情報人員)有許多戲份;四,女主角張學寧(周迅飾)作為穿針引線人與何兵(梁朝偉飾)有感情戲,也與女配角沈靜(范曉萱飾)有對手戲;五,男主角何兵是個性格單純但戲份複雜的角色。
以上幾個要素,每一點都與《暗算》原著小說有相當大的變化。而且不但是要素不同,整個故事的氣質特點也由此徹底改變。
麥家在原著小說裡以虛擬的敘述者口吻一再強調,關於701機構的一切都是機密,他作為記錄者,只能說一些「可以被說出來」的故事,但所有其他能被放到聚光燈和放大鏡下去研究的蛛絲馬跡——地點、時間、建築的樣貌、甚至季節和機構附近的植物,都不能說。701機構下轄三個局:偵聽局、破譯局、行動局。偵聽局負責監聽「天外之音」;破譯局負責破解偵聽局截獲的情報;行動局負責深入虎穴取得情報。由此,三個局有三個別稱——偵聽局為「聽風者」,破譯局為「看風者」,行動局為「捕風者」。
顧名思義,《聽風者》即是關於偵聽局的故事。可是,電影裡做了很大改編,也可以說有些違背了麥家的原意,這是後話。
人物的改編
《暗算》小說裡,「聽風者」阿炳(電影裡改名為何兵)是第一位出場的主角。和電影所說的背景一樣,阿炳的出現是因為701機構遭遇一大危機,敵方(不是國民黨情報人員,而是某國)無線電通訊突然靜默了五十二小時,我方偵聽人員錯愕之際,敵方師旅級以上單位的通訊設備、聯絡頻率、時間、呼號統統改變。結果是我方以十多年時間積累的全部偵聽資料、經驗、手段全部報廢。所有偵聽人員全部變成了「聾子」。在戰爭隨時可能爆發的危機下,必須短時間內把敵方軍用電台找回來,但在電波之海中要找出這些電台,無異於大海撈針。於是,701需要找到聽力敏銳得有異常人的人員來支援。他們找到了阿炳。
阿炳聽力神奇到什麼程度?他聽到狗叫,就能分辨出狗是雌是雄,甚至可以聽出兩隻狗是不是母子。他從未學過摩爾斯密碼,但在測試時,可以一來就從十組密碼中聽出隱藏的一組密碼,而每組密碼是由四位數的阿拉伯數字組成。
在他的幫助下,701機構從海裡撈回了針,敵方軍事系統107部秘密電台、1861套頻率全部被找到、釘死。
這是阿炳在《暗算》裡的角色。有沒有感情戲?也算有。機構為他介紹了一個結婚伴侶,是附屬醫院裡的護士。阿炳很高興也很幸福,直到妻子誕下小孩。有一晚他離開家去無線電機房,用電線纏繞住自己自殺了。因為他從孩子的聲音聽出來,孩子真正的父親是醫院裡的一個山東人。
阿炳的故事到此為止。
沒有電影裡的生死搏殺,沒有電影裡短兵相接的敵人,沒有美麗的女主角與他暗生情愫(小說裡穿針引線的角色是一個男性敘述者「我」),妻子的角色也比范曉萱平凡得多。他身邊有敬慕他的戰友,但他除了神奇的耳朵和敏感脆弱的脾氣外,一無所有。
原著中的獨特佈局
阿炳自然就是電影《聽風者》裡梁朝偉飾演的何兵,范曉萱飾演的沈靜出場的原因,與小說中阿炳妻子也能稍稍引起聯想,但從以上介紹中可見《聽風者》已對《暗算》作了很大改編。有心人也許會認為,《聽風者》改編的不僅是偵聽局阿炳的故事,也揉進了《暗算》裡其他的段落,如行動局和破譯局的故事,可是這與麥家的原著和最引以為傲的佈局已經差別太大。麥家曾在香港書展接受《文匯報》訪問時說過一個秘密:「有人指責說,為什麼是5個獨立故事構成長篇?說這不是完整的長篇小說。像701這個機構,人與人之間是相對獨立的,大家都是孤島,每個人身上機密度不一樣,人與人之間不來往。所以我就想用這種(5個獨立故事)形式來體現這個單位的特性,體現人和人的互相封閉。我看也沒有幾個人看出來。」
有媒體報道電影《聽風者》時,誤把麥家說成是編劇,麥家馬上糾正:「我是原著,非編劇。」不過對於這部「越來越不像我」的影片還是很樂觀,預估票房時說:「票房3個億少了。據我所知,目前主辦方對票房的預期是5億。」
在影片上畫之際,建議讀者能找來《暗算》原著小說讀一讀,麥家的行文相當獨特,每一句說話都有充分的畫面感。5個獨立的故事組成了一個神秘又充滿力量的701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