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陳國慧
原創無語言形體喜劇《打轉教室》去年底在香港壽臣劇院上演時,很多人說不知道是鄧樹榮導演的作品。的確,近年奪香港多個舞台獎項的鄧樹榮,以簡約劇場風格創作的一系列劇場作品如《菲爾德》、《帝女花》、《泰特斯》、《泰特斯2.0》等,都是探索經典文本的創作,作品本身以語言和情節先導,不論在內容和表演形式,都牽引觀眾去思考演繹背後的動機和呈現策略。
當「鄧樹榮風格」已被歸納甚至被定調時,《打轉教室》的出現多少令人感到「疑惑」。然而當《打》劇作為香港首個在英國愛丁堡藝穗節上演的形體喜劇,它剛交出的成績單有如完成幾個高難度空翻後完美落水:《蘇格蘭人報》和《百老匯評論》給予四星的肯定、具指標性的《三星期報》打五星,英國劇場報章《舞台》讚揚「充滿創意」。一百二十席的劇院座無虛席,即使是設在中午一時演出,仍然吸引了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劇場觀眾,讓他們欣賞到香港原創作品的生命力。
這張成績單的亮麗不是令人釋疑的答案,它只是過程,答案在於鄧樹榮的跨域視野。其工作室的兩大目標:「一是創作具持久性的地標式演出」、「二是拓展本地及國際觀眾」,反映鄧樹榮在參與、經歷香港專業劇場發展逾二十年後,正面對著一個怎樣的處境和觀眾群,而劇場工作者又當如何對應和找到自己的定位。
九十年代初,鄧樹榮與何應豐組成「剛劇場」走前衛實驗路線,當時的資助制度未有全面扶植小型藝團,靈活的小劇場空間亦不多,純粹前衛實驗很難打開發展空間。往後十年,獲藝發局資助的「無人地帶」讓鄧樹榮探索舞台不同的可能性(如形體、木偶、錄像、物件等),但一眾小型專業劇團的困局,亦在於資源有限而難以進一步拓展,藝術家的創意與追求,都消弭在完成年度演出數量的時間表上。
「西九文化區」的機遇是香港文化範式轉移的轉捩點。「劇場組合」從資助藝團轉型「PIP文化產業」是一種對應策略;鄧樹榮卻選擇用數年時間透過反思香港劇場教育、栽培藝術家來尋索戲劇往後要走的路,而這亦讓他找到一個沉澱經驗、完善風格的空間。「簡約劇場」不是一天煉成的,在很多作品的排練過程中,鄧樹榮常會與表演者進行密集的工作坊,拋開語言和情節,透過與身體對話,藉動作、呼吸、聲音等元素探索角色的內在節奏與律動。
追求表演訓練的多元性是方式,目的在於去蕪存菁地讓表演者找到在台上「存在」(being)的狀態,讓觀眾即使來自不同的地方與文化背景,仍能感應到源於表演者的能量與生命力。不論是嚴肅或是喜鬧作品,這狀態同出一轍。在愛丁堡的成績單之前,於倫敦文化奧運搬演的粵語版《泰特斯》(2012)和巡演於挪威、波蘭、北京的《泰特斯2.0》,已讓鄧樹榮為國際劇場界所進一步認識與認同。
今天「鄧樹榮戲劇工作室」打著自家品牌衝出香港,其視點已不止於在「西九文化區」多演幾場,而是要「讓香港劇場在世界舞台上取得應有的位置」。經典文本系列固然吸引知性觀眾,但要開拓更寬的觀眾群,首要突破語言的限制,讓身體「現身說法」,而喜劇亦自然有其吸引力。
近年日韓大力輸出「無言功夫劇場」,《大長Jump》等劇目在西方觀眾眼中別具東方魅力。《打轉教室》要找到位置一方面要摻入某些「必殺」元素:以教室為處境的《打》劇設定簡單,而師生之間的互動關係,亦不外乎那些具「宇宙性」的情節,如有味笑話、暗戀女生、被老師懲罰、對老師有幻想等。然而當中強烈的港式表演節奏與玩味性,加上摻入含中國韻律的敲擊樂和戲曲身段的變奏,就在另一層面保持了有自己的氣度和獨特性,不致落在「國際口味」的迷思中,觀眾仍能在舞台上透過演員的身體,找到鄧樹榮的個人簽名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