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就國務委員戴秉國會見日本外務副大臣山口壯,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時殷弘向本報表示,這是兩國政府在穩定局勢方面採取的重要措施,保證了兩國之間的對話暢通,亦顯示出兩國希望和平解決爭端的態度。他建議,在處理釣魚島問題時,中方要繼續保持強硬立場,同時也要對日本國內政局走勢有所把握。
日美高官訪華 意在緩和事態
時殷弘表示,在中日釣魚島危機正處於對抗最激烈的時候,日本政府派外務副大臣攜首相親筆信訪華,中國政府派出國務委員接待,這是雙方在穩定局勢方面採取的重要措施,保證了兩國之間的對話暢通,為雙方領導人面對面對話創造了機會。同時,亦顯示出兩國希望避免衝突升級,和平解決爭端的態度。
在日本就釣魚島問題派高官訪華示好的同時,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亦將在9月初到訪中國。外交界普遍猜測與釣魚島有關。對此,時殷弘表示,這顯示出美國的某種不安和焦慮。事實上,中日釣魚島爭端背後一直有美國的影子。儘管美國聲稱不介入中日之間的領土爭端,但一再堅持釣魚島屬《美日安保條約》適用範圍,可謂是在偏袒日本,鼓勵日本的聲索行為。不過,從美國在亞太的利益考慮,其在釣魚島問題上的立場還是希望和平解決。
注意把握日政局走勢
時殷弘認為,中國目前在應對釣魚島危機上,表現出了比以往更強硬的態度,這對避免衝突有一定好處。中國在捍衛領土主權的強硬態度與決心,會讓日本認識到,如果繼續一意孤行,只會使對抗與衝突加劇。
時殷弘建議,在處理釣魚島問題時,中方要繼續保持強硬立場,鄭重警告日本如果不懸崖勒馬,只能自食惡果。另一方面,中國也要對日本國內政局走勢有所把握。目前,釣魚島危機很大程度上是日本右翼勢力直接推動的,與日本國內政權不穩有重要關係。中方要從戰略和策略上,把握好鬥爭的節奏,通過政治、外交、軍事等多種手段,應對緊張局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