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解放軍報頭版高調報道南京軍區兩棲機械化師10年來發展,透露出中國軍隊對千里之外的海域已擁有相當迅速的機動集結能力。這是軍報頭版刊出二炮部隊(制空權)最新發展後的又一重磅消息。專家認為,兩棲機械化部隊意味著制海權的延伸,代表著中國擁有裝甲能力的重武器部隊,不僅有登島、登陸作戰的能力,更可開闢縱深戰場,進行大兵團作戰。
震懾作用 不言而喻
中國近期在南海、釣魚島等問題上面臨多重壓力。軍報在這一時刻刊出與登島作戰能力相關的兩棲機械化部隊最近進展,加之此前密集進行的導彈試射等消息,令外界猜測中國正試圖利用軍事消息警示相關國家。
軍報用「十年磨一劍,劍在匣中鳴」形容南京軍區兩棲機械化部隊,並稱中國陸軍兩棲作戰裝備跨入世界先進行列。兩棲戰車從海上突擊工具,發展到國產尖端信息化武器平台,陸海機動性能優越,火力強大,具有較強的綜合防護能力和較高的信息化水平。這一系列的新消息,更令人頗有「寶劍未出鞘,劍氣已逼人」之感。
軍事專家洪源認為,無論是軍報的高調報道,還是近期頻繁武器試射,都是中國軍隊武器裝備發展的必然,並不能說針對哪個國家。但這一系列軍事消息,對於中國潛在的敵對目標,具有強烈的震懾作用。
洪源表示,解放軍南京、廣州軍區主要負責東南沿海、日本及南海方向的防務。此次曝光的兩棲機械化部隊,不同於海軍陸戰隊的兩棲部隊,是「重武器、進攻性部隊」。這種具有裝甲能力的陸軍部隊,不僅能完成登島、登陸任務,還可開闢縱深戰場,對敵方展開戰役性打擊,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對於報道指「數千名官兵、上千輛重型裝備通過海、陸、空投送方式,3天內運達千里之外的某海域集結地」。洪源認為,這代表著中國海戰的戰役機動能力增強,能夠達成戰役的突然性,「對克敵制勝有了進一步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