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珈南)「學民思潮」發起的「佔領政府總部行動」及絕食行動至今已是第五日,雖然「學民思潮」3位絕食學生已結束絕食,但其後再有大專生、家長及教協代表「接力絕食」,事件令社會人士關注,有教育界人士、家長不約而同認為,絕食行動太過極端,反對國民教育的人士根本完全抹煞討論的空間,其實他們應該與政府「坐低慢慢傾」,尋求共識。
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組主席張民炳認為,現時反國民教育人士以絕食抗議實在過分極端,已成僵局。他表示,反對團體已經抹煞討論的空間,不肯加入新成立的委員會,在未經過討論情況下,要求撤回該科,這並不合理,強調目前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雙方加強溝通。
李偲嫣:「用健康作武器」
油尖旺區家長教師會會長李偲嫣批評指,「絕食之風不可長」,並認為是次行動絕對是「有策劃性」。她直斥反國民教育的團體只是「用健康作武器」,希望引起社會的同情。她又指,現時反對團體根本不容許有其他贊成推行國教科的聲音:「若果贊成推行國教科,就會被部分媒體、網上平台批鬥,手段非常可怕!」
鄒秉恩憂事件愈趨政治化
教育評議會主席鄒秉恩認為,現時不單是「學民思潮」的學生絕食,再有其他背景的人士加入,「絕對是經過策劃的」。他不贊成以絕食、罷課表達對政府的不滿,認為太極端。他擔憂事件已愈趨政治化,「現時正是選舉期間,不少候選人均用此作為爭取選票的籌碼」。
他又希望特區政府可以盡快回應市民訴求,並停止這場「政治干戈」,又稱該會一向反對將國教科獨立成科,而是建議政府檢討推行國民教育的方法,包括由學校校本自決推行、延後推廣課程,以至再作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