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學生使用普通話溝通時,容易受到粵語影響,常在遣詞造句上犯下方言代替普通話的錯誤。從今天開始,我們會幫助港生逐一擊破語文寫作的障礙,學好普通話。
請先看以下一段由港生撰寫的文章:「我亞爺出年快70歲了。他身材很高大,雖然頭髮花白了,臉上的皺紋也不少,但是他精神都好好,每天容光滿面的,兩眼總是炯炯有神。他身壯力健,因為他經常踩單車鍛煉身體。亞爺性格也好好,總是平易近人、笑容可掬,從來沒見他嚴厲地訓斥過誰。不過亞爺特別怕熱,每天要沖涼好多次。亞爺中意每天得閒和朋友一起去飲茶……」
普通話思考 貼近書面語
大家發現了嗎?這篇文章中很多動詞用的都是粵語詞彙,例如「沖涼」、「踩單車」在普通話裡應該是「洗澡」、「騎單車」;而「中意」、「飲茶」、「得閒」等動詞分別對應普通話的「喜歡」、「喝茶」和「有空」。其次,普通話中沒有「亞爺」這個詞,規範稱謂是「爺爺」或「祖父」。
最後,在表示時間的詞語上,「出年」在書面語中對應「明年」。文中還有一些描寫爺爺所用到的形容詞犯了同樣錯誤,例如我們在普通話中不說「精神都好好」,改用「精神很好」、「精神不錯」或「精神特別好」等以表現「好」的不同程度;而粵語中的「身壯力健」,我們常常說成「身體健壯」;至於「容光滿面」,我們可以說「容光煥發」或「紅光滿面」。這樣用普通話來思考,才更貼近書面語,更體現文學氣息。
積累詞彙 提升文筆
形成上述現象的原因,首先是因為我們常年生活在粵語方言區,容易在潛意識裡套用粵語模式或規則來表情達意,誤把方言中的詞彙、語法規則當作普通話的用法,從而產生很多不符合普通話規則的錯誤,所謂「我手寫我口」就是這個道理了。
所以要學好普通話,就要多列舉不同詞彙做對比,要有意識地分辨普通話詞彙和粵語詞彙的差異。當然,即使我們能夠有意識地避免粵語詞彙與普通話詞彙在使用上的差異,還必須多了解、多熟悉、多積累普通話的詞彙,只有詞彙量多,才能更熟悉兩種語言之間的區別,更能隨心所欲地選用正確詞彙。這樣,我們的中文寫作水平就不愁不能提高了。 ■資料提供:一環教育
預告:下期專欄將探討「『寫人』詞彙之朋友篇」
網址:http://www.globalfirst.edu.hk
(標題和小題為編輯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