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藝粹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創作對談:視覺力量嶄新「出爐」(二)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09-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說故事的人(續)》

 「2012出爐藝術系畢業生聯展」中,出現了不少探討人際關係的作品。而最基本的人際關係便來自家人之間。劉鈞妍繪下了一家八口的肖像,以表達家庭關係的重要。來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的劉鈞妍,以詢喚家人關係的溫馨力量,獲得是次展覽的「傑出藝術新秀獎」。她的作品《說故事的人(續)》所講的正是自己家庭的故事——被忽視的親情、和親人之間彼此的深深珍惜。她選擇了繪畫的方式,重新面對生活中最重要的這部分感情,只為了不再允許自己有任何後悔的機會。或許我們同樣會在她的作品中,找到自己與家人關係的感動瞬間。

《說故事的人(續)》的創作概念是?

劉:2011年8月30日,身在台灣,看到印有“FAMILY 「FIRST!What we all know but we often forget.」的一張小貼紙;我把它帶回港,從此放在工作桌上,成為我的座右銘。

  2012年3月24日,終於決定要為家人畫張畫,不允許自己有任何後悔的機會。

  最初,我單純地打算為家人繪畫頭像成為我的畢業作品,想做些能滿足他們的作品,並放置於一個重要的展覽當中,做好一件承諾已久但未兌現的事情。一直以來,我喜歡從別人的話言中分析對方的性格特質,甚或了解其內心世界,不斷去解讀別人。家人,也就是對我不斷細說故事的人,他們的話語,記錄住一個個故事,反映其性格特質,同時我能夠從他們的話語中了解他們更多。

  《說故事的人》畫面中記錄了該主角常掛在口邊的話,內容輕輕淡淡,無關痛癢;慢慢使我聯想到大概都市中各人生命中的故事也是大小異同,沒太多經典可言。到《說故事的人(續)》時,我反覆思索家人的話語,究竟我有多了解他們,他們的話有多少我能完好記住,並把說話逐一記錄在單據上。花了一星期時間,最後從腦海中我只能整理好約二百句話語——原來能記住的,並沒有我所想的多。 

怎樣看待與家庭的重要性?

劉:「FAMILY FIRST!What we all know but we often forget.」正好說中了我對家庭的看法,生活中,我們把大部分時間或注意力都給予工作或朋友,為自己的未來打拚,陪伴家人的時間就只有隨意分配,很少刻意留一點時間給家人,只有在家人或自己的生命面對倒數一刻,才會清醒過來。

  家人會是唯一一個愛你比自己多的人,特別是長輩,他們眼中的未來就是你,關心你的一切多於自己。當親身體會面對生命的無可奈何時,對於無法預知的未來,那刻是我第一次嘗到「家庭的重要性」。

  從前,我的時間表內總不會為家人預留時間,工作永遠是我首要關心的事情,而家人為著「我的未來」著想,從來亦只有支持,不會怪責多問半句。然而,工作無限,生命有限,現在我學懂更完善的時間管理—不再為自己找「忙的借口」。

獲「傑出藝術新秀獎」有何感受?

劉:喜出望外、意想不到。由於整個創作過程我一心只想滿足家人,創作手法我選擇了直接描繪,因為他們對作品的評論大概只有「像」,「不像」……對於他們來說「不像」便是較差的作品。因此完成作品後,總令人覺得欠了點個人風格,就是「誰畫也是這樣」的感覺。老師同學之間討論作品,亦找到許多不足之處。但當時的我沒想太多,只知道作品吸引到家人留意,他們喜歡,也就是達到了我的目標。他們看到作品只管笑眯眯,不斷討論哪個畫得像、哪個差一點。同時,叮囑我作品要歸他們所有。另外,我亦得悉不少觀賞者一邊看一邊笑說自己亦有相近的故事,從作品中找到共鳴。此作品的展出為我帶來的快樂,比我想像的還要多很多很多。 

對未來創作方向有何構思?

劉:我喜歡以中國媒介去創作作品,繪畫工筆的過程更能令我內心平靜下來,就如靜修一樣,什麼煩惱都能一一拋諸腦後。而且於技法而言,我仍有極大進步空間,相信日後我會繼續使用此媒介進行創作,不斷進步。

  過往亦有嘗試一些實驗性繪畫,當中的自由無拘束和工筆創作狀態完全不同,日後我亦會於這方向作些新創作。一直以來我的作品比較拘束、安全,希望未來的創作可以放開一點、少一點拘束。主題方面,我大概會傾向關注一些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記錄或探索一些生活中出現的話語,去了解不同類型的人,認識更多其背景、生活、內心等等狀態。 ■文:Jasmine

相關新聞
《妄想專門店》理解香港當代繪畫的切入點 (2012-09-11) (圖)
石家豪作品《裝西女神》 (2012-09-11) (圖)
何倩彤作品《哭牆二十二》 (2012-09-11) (圖)
劉啟舜作品《Sister 1》 (2012-09-11) (圖)
創作對談:視覺力量嶄新「出爐」(二) (2012-09-11) (圖)
無聲的深處 (2012-09-07) (圖)
敢觀舞台:小舞台大世界—台北藝術節和台北音樂傳記Legacy (2012-09-07) (圖)
忠實的城市記錄者 (2012-09-04) (圖)
《向日葵》東京,1990 (2012-09-04) (圖)
《向日葵》作品 (2012-09-04) (圖)
《自拍像》 (2012-09-04) (圖)
《自拍像》 (2012-09-04) (圖)
《向日葵》逗子(神奈川),1990 (2012-09-04) (圖)
《自拍像》釧路,北海道1971 (2012-09-04) (圖)
創作對談:視覺力量嶄新「出爐」(一) (2012-09-04) (圖)
《蛻變》 (2012-09-04) (圖)
視覺推介:「旺角圖書館」—謝炎安最新作品貴賓預展 (2012-09-04) (圖)
視覺推介:全球歷史最悠久的澳洲原住民藝術首次在港展出 (2012-09-04) (圖)
脫衣秀 時裝與舞蹈談戀愛 (2012-08-31) (圖)
玩轉新次元 (2012-08-31)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藝粹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