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黃嘉銘) 除了來港買殼,併購或許是內房企另一道出路。今年以來,內地樓市利用外資的比例有持續下降的勢頭。事實上,全球的經濟狀況持續不穩,歐債危機令很多外資企業不太願意在此時參與大規模的併購交易,這為內地房地產商提供機會,併購既可為內房企降低自身的負債,亦是將優質資產引進的好時機。
清科研究中心早前發布數據顯示,今年8月中國併購市場當中,平均每起案例資金規模約2,097萬美元。與7月相比,上升20.6%,但平均金額下降4成,主因是跨國併購金額規模相對偏少。清科分析師周倜如認為,跨國併購金額規模偏少與目前的經濟形勢絕對有關。
利用外資首7月大減逾5成
官方數據顯示,自今年首2個月內地樓市使用外資按年增24.2%,至107億元(人民幣,下同)後,使用外資的按月數據持續下降。本年1月至7月期間,房地產開發企業利用外資僅228億元,按年大幅減少54.3%,僅佔去年利用外資總金額814億元的28%。
此外,有上海專家分析指出,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停滯,外資套取匯差無法延續下去,亦是外資離開內房市場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今年以來房地產利用外資的大幅下降,不僅減少了房地產業內的資金量,也制約了貨幣供應的增加。外資的流出,對房地產市場的活躍度構成了短暫不利影響。
中銀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分析師周景彤表示,一般而言,外資大多以高端物業和商業地產為主營業務,其目的在於投資獲利,這恰好是宏觀調控所針對的對象。而且外資是內地樓市中變動性較大的一股資金,部分外資的退出,有利中國房地產市場穩定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