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粉嶺北新發展區效果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港府正在諮詢公眾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備受社會關注,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強調,有關項目是為滿足香港市民住屋需要的新市鎮發展計劃,是特區政府內的事務,並無「被規劃」或與深圳合力規劃。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亦重申,新界東北發展區既非「深圳後花園」,亦不是「雙非富豪城」,不存在內地人可免簽證入境的情況。他又謂,項目牽涉需搬遷的家庭及人數,較菜園村更多,當局已預留400億元拆遷賠償費,相信「賠償方案與菜園村相若,可能更好」。港府將於明日就項目發展舉行最後一場諮詢會,據悉已有逾6,000人報名參加。
林鄭月娥昨出席一個公開場合後表示,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數年前已展開規劃及諮詢工作,目的是滿足香港市民住屋需要。她指出,由於預計香港人口會增加,必須開拓新區域以應付需要,對「被規劃」或與深圳合力規劃的無中生有說法感到驚訝。她強調,新界東北發展屬特區政府自行處理的事務。
第三期諮詢 再無深港融合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惹來不少受影響的原居民及非原居民反對,甚至有人批評計劃是為內地人而設。陳茂波昨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發展區是針對港人住屋需要而規劃,絕非為內地人而設,亦不會讓內地人可免簽證到該處購物。他承認,當局曾在第一期諮詢文件內提及發展區是一個「促進深港融合」計劃,但主要是指經濟發展方面;且當局在吸納市民意見後,第三期諮詢文件內已再無深港融合的定位,反有提及以傳統方式發展,包括預留耕地及發展本土經濟的用地。
根據第三期諮詢文件,新發展區可提供約150公頃的房屋土地,合共提供約5萬個新住宅單位,可容納約15萬人,當中公營房屋的比例為43%。陳茂波指出,當局近月一直考慮發展密度是否可以再提高,但要配合道路及基建設施配套研究。他又認為,最終將公營房屋比例提高至逾50%亦不足為奇。
陳茂波承認,當局在處理菜園村非原居民的搬遷問題上有不足之處,而新發展區牽涉的搬遷家庭及人數將更多,當局已預留400億元拆遷賠償費,且一定會包括非原居民,相信能妥善處理,惟具體賠償數字及搬村安排仍須經過行政會議批准,才能公布細節。
有人質疑香港市區仍有2,000公頃土地可作發展,是否有必要推行新界東北發展計劃。陳茂波指出,在扣除山坡、道路外及預算撥作村屋發展的用地後,目前市區用地連400公頃也未必有。他表示,政府必須要有一個較長遠的規劃,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最快也要到2022年至2023年才有公共房屋落成,「長遠來說,香港的住屋需求很大,我認為政府是有責任向前看」。
張炳良:公私房比例可改善
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昨晚出席航運界國慶酒會後表示,新界東北發展是政府其中一個房屋項目,現時的公私營房屋比例只屬初步構思,可因應社會意見及需要,作出改善及適當定位。對特區政府就檢討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展開公眾諮詢,張炳良表示,諮詢內容會是相當全面,亦會把市民的意見包括在內,包括服務質素及市民負擔能力,今年底至明年初完成檢討,再與港鐵磋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