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地震重災區毛坪鄉已經回復往日的熱鬧。
——雲南地震滿一月 每逢佳節倍思親
今天(7日)是雲南昭通彝良5.7級大地震發生後一個月。在這30天裡,災民們經歷了800餘次餘震和滑坡等次生災害侵襲,而在剛過去的中秋佳節,失去親人、失去房屋的災民們又如何度過?本報記者近日再次赴災區現場採訪,發現縣城廣場的災民安置點正陸續撤除,留醫的傷者也大多出院,學校開始恢復上課,政府和企業也已經正常工作,災區生活逐漸步入正軌。雖然不少暫住在帳篷裡的災民還面臨著許多困難,但不少人仍對生活充滿信心:「我們會微笑著生活下去。」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晉、譚旻煦、芮田甜 彝良報道
10月4日下午,記者在彝良一中高一251班的教室裡見到正在上課的袁家寬。地震時,他在回家途中被山坡滑落的飛石擊中右腿,血流不止,當時正好遇到在一線視察災情的溫家寶總理,總理請隨行醫生幫他包紮,並讓救援隊用擔架把他送到醫院。
溫總救助男孩 漸康復已回校
現在,袁家寬在教室裡聆聽同學的演講,走出教室時,看得出他的右腳還未完全康復。他說,他的開放性骨折經過治療已基本復原,9月21日他回到學校上課。醫生告訴他,三個月後他就能上體育課和同學們一起打籃球了。
說到總理,袁家寬臉上漾出溫情的笑,他說,當時在貓貓山被石頭砸到腿,總理看到他,忙過來扶他坐下,親切對他說:「別怕!別怕!」救援隊把他送到縣醫院,由於交通阻斷,他的家長未能及時趕到,幾個同學在醫院裡照顧了他三天。現在能坐在教室裡上課,他非常感謝溫總理,他說:「希望溫爺爺別擔心我,我可以走路也好得差不多了。我會和同學們好好學習,不辜負您的關懷和期望。祝願您身體健康、開開心心!」
彝良大酒店餐廳門口,一對新婚夫婦正在迎接賓客。身著西裝的新郎翁光劍熱情招呼,穿著白紗的新娘余丹霞手持茶盤,親朋好友笑臉祝福,現場熱鬧非凡。新郎小翁告訴記者,他和新娘從小認識,可以說是青梅竹馬,前不久新娘才從國外唸書回來,雙方原定在國慶節前舉行婚禮,因為地震把婚期延遲到了國慶節後。新娘丹霞說,地震給生活造成一定影響,現在災情過去了,生活還是繼續,婚禮上她是最幸福的人,希望他們的婚禮能給災區添喜。
新婚夫妻願望 為災區添喜氣
記者了解到,震區洛澤河鎮毛坪鄉也分別有兩對夫妻在國慶節期間舉行婚禮。他們新房裡貼著紅紅的大喜字,掛著幸福的結婚照,茶几上擺滿水果、糕餅,夫妻攜手迎接婚後新生活。
在9月30日,洛澤河邊的彝良民眾迎來災後首個中秋佳節。一大早,村民們開始裝扮「新居」,幾排藍色帳篷的入口處都掛上寫著「福」字的燈籠。55歲的易萬芬正忙著掛燈籠,她家的房子在地震中垮塌了,現在一家人住在一頂帳篷裡,她說很多人的關心讓她的中秋節過得心裡很踏實。
當晚,彝良角奎鎮新場村馬槓村民小組集中臨時安置點300餘名受災群眾圍坐一堂,吃著自己做的飯菜、喝著包谷酒,大家邊吃邊話家常,在歡聲笑語中度過中秋佳節。「眾志成城抗雙災、振奮精神度兩節」,貼在鋼架搭就大門上的對聯分外醒目。華燈初上,各個藍色帳篷上懸掛的燈籠也相繼亮了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