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2年10月2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中大導航切骨瘤 落刀免靠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25]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黃國全(右)表示,「導航儀器」令醫生落刀不用「靠估」,手術精確度大升至近100%。廖穎琪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研發骨腫瘤切割手術的「導航儀器」,令醫生落刀不用靠估,手術精確度增加1倍至近100%,有助術後骨骼重組接合,減低腫瘤復發風險。新技術結合多層電腦掃描技術,以骨瘤三維透視模型輔助手術,令醫生更準確掌握「落刀」位置,將減少切除正常組織,減低對患者康復和術後生活的影響。

 香港每年有約30宗骨肉瘤病例,內地約5,000宗。中大醫學院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黃國全表示,以往骨腫瘤手術前,醫生會分析施手術位置的平面掃描影像,模擬骨腫瘤的立體圖像,以制訂手術計劃,但模擬與現實情況會有偏差,而不準確的腫瘤切割可致骨骼重組接合不對,影響肢體功能,甚至腫瘤復發,增加患者死亡風險。

手術切割誤差大減八成

 新技術「骨瘤三維透視模型」結合3種掃描技術,包括電腦、磁力共振和正電子掃描,大大提升精確度,手術切割誤差由以往的1厘米,大幅減少至2毫米。他稱,以往手術準繩度少於50%,但新技術助提升至近100%。黃國全說:「情況好像駕駛時看地圖,但新技術就是GPS(衛星導航),一邊做(手術)一邊影著位置有無錯。」

新技術紓緩長短腳問題

 過去,為確保切除所有腫瘤組織,須把患者部分正常組織同時切走,但切走的組織愈多,愈影響患者的康復和日後生活。熱愛運動的劉君俊於2007年,跑步時「一枴一枴」,曾試過睡覺時膝蓋對上的位置痛醒,後來左腳證實患上遠端骨肉瘤,遂轉介來港就醫,術後5年亦無復發。黃國全表示,採用舊技術要把膝蓋關節切除,或導致約2厘米的長短腳,但新技術可紓緩問題。

 醫生在導航機輔助下進行手術,當儀器接觸到正常位置時,導航機會發出聲響提示醫生,減少「對準切割位」的時間,從而減少手術時間,以往切割步驟約需30分鐘至45分鐘,現時只需15至20分鐘;新技術亦改善骨骼重組接合不對等的問題。至今已應用於32名年齡由6歲至48歲的病人,香港3間腫瘤中心均可提供技術。

相關新聞
維園年宵檔王底價成交 (圖)
濕貨檔爭崩頭 叫價數十口 (圖)
維園年宵濕貨攤檔競投結果 (圖)
桃花失收 料漲價五成 (圖)
學者:必需品有可為 (圖)
「長津」添變數 工黨擬「中止待續」 (圖)
立會議員對「長津」撥款投票傾向*
當局備新招 迎積金半自由行 (圖)
短期落實「全民退保」缺共識
IT人侵「披露易」罪成 官批「教學論」不可信 (圖)
內地婦裸斃劏房 疑遭熟人割喉 (圖)
離婚再嫁港恩客 續「企街」原因成謎 (圖)
「露械」非禮3護士 伊院淫醫罪成
康泰殉職領隊獲發40萬恩恤金 (圖)
網售樂園萬聖節飛「呃鬼」兄弟被拘
警第三代指揮通訊系統短暫故障
6款韓國農心即食麵含致癌物
村屋僭建案 侯志強:大清律例存在
78歲翁涉26年前姦女童被捕
區選種票案 再有1人判監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