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九二共識結碩果 兩岸合作開新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0-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毛澤東主席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對台工作問題。周恩來總理將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政策歸納為「一綱四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葉臻瑜、林舒婕 廈門報道)1992年以來的20年,是兩岸關係破冰、探索、前行的20年。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和台灣海峽交流海基會(下簡稱海協會和海基會,合稱「兩會」)經兩岸雙方分別授權,在「九二香港會談」及其後的函電往來中,達成了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即「九二共識」。20年過去了,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曲折向前、歷難重華,如今在經貿、文化、人員往來等方面取得寬領域、多層次的互動成果,充分彰顯堅持「九二共識」的重要意義。「九二共識」達成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台灣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葉克冬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強調「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九二共識」的核心,兩岸始終要在同一個國家的基礎上才能得到良性發展,而「九二共識」的基本精神今後仍將是中台辦指導發展兩岸關係的基本原則,從「官方共識」過渡到「民間共識」則成未來核心課題。

 回顧兩岸關係發展歷程,由上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提出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重要主張,到1979年,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鄭重宣示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隨後鄧小平主席創造性地提出「一國兩制」的構想,江澤民總書記1995年1月提出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12月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座談會上,全面系統闡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提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六點意見,祖國大陸始終致力於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認同「九二共識」是兩會商談的基礎。

 上世紀80年代末,台灣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長達30多年的兩岸隔絕狀態被打破。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等各項交流迅速發展起來,同時也衍生出種種問題,如台灣軍警在遣返大陸私渡人員時採取非人道做法致46人死亡的「金門事件」。

官方授權 兩會成立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台灣經官方授權於1990年11月21日成立民間性中介機構—海基會,由辜振甫出任董事長,出面處理官方「不便與不能出面的兩岸事務」。為便於與海基會接觸,中台辦、國台辦亦推動於1991年12月16日成立海協會,由汪道涵出任會長,並授權以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作為兩會交往和事務性商談的基礎。

 海協會與海基會成立初始,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成為兩會交鋒焦點。

九二共識 堅持「一中」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兩會在香港進行工作性商談。海協會代表提出五種有關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方案,海基會代表也拿出八種表述方案進行討論。隨後通過函電聯繫,於11月,兩會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的共識,此一結果後來被稱為「九二共識」。海協會的表述內容為:「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涵義。」海基會的表述內容為:「在海峽兩岸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之原則,但對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

汪辜會談 兩岸新章

 自此,海峽兩岸關係發展邁出歷史性的重要步伐。1993年4月,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舉行「汪辜會談」,實現了1949年以來兩岸以民間名義公開進行的最高層次會談,簽署了《汪辜會談共同協議》等4項協定,建立了兩會制度性協商機制,務實解決了兩岸同胞交往中一些事務性功能性的問題。

 1998年10月14日至19日,辜振甫應汪道涵邀請,率海基會參訪領團赴上海、北京訪問,成為1949年以來第一位由台灣當局正式授權、踏足祖國大陸的代表,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會見辜振甫夫婦。期間,兩會達成進行包括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對話的共識。

國共破冰 開創新局 

 兩岸關係穩步向前之際,隨著李登輝拋出「兩國論」的分裂主張,兩會聯繫被迫中斷。2000年後民進黨在台灣執政,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否認「九二共識」的言論,使兩岸官方層面互動幾近停滯。

 不過,兩岸民間交流沒有因「台獨」勢力擴張而中斷,台商西進的腳步沒有停下。2005年,兩岸政黨交往取得突破性進展。國民黨與新黨相繼訪問大陸,三黨共同認同的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為兩岸政黨交往提供重要基礎。

協商重啟 穩步推進

 2008年國民黨重新在台灣執政後,兩岸兩會終於在擱置9年後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下恢復談判。2008年至2012年期間,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與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代表兩會共舉行八次會談,短短5年間簽署了包括《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在內的18項協議,實現了全面「三通」、大陸赴台個人遊等一系列政策。

 根據大陸官方公佈的數據,從1993年至2002年底,兩岸人員往來累計約2,300萬人次,是1987年至1992年往來總和的5倍多。在最近10年,人員往來尤其是大陸同胞赴台人數增長更為顯著,至2010年,兩岸人員往來累計突破6,500萬人次。

未來爭取 民間共識 

 開啟兩岸和平發展的新局面,根植於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大基礎平台的構建,台灣資深時政評論人唐湘龍分析指出,自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變得和緩,無論是ECFA的簽署或是陸客赴台、直航等議題,都使台灣跟大陸,包括整個亞太區域的關係變得和緩且開放。未來的兩岸關係最主要的改變,除了高層的努力,如何增加兩岸民眾認同感,是兩岸從「官方共識」過渡到「民間共識」的核心課題。

 「兩岸民眾在分隔一甲子之後,由於意識形態和社會教育都有著很大不同,未來或者能免去簽證或者時間限制的阻礙,讓大陸更多民眾赴台灣觀光,消除彼此誤會,做到真正意義的文化融合。」

 葉克冬在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兩岸文化同根同源的凝聚力。「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的精神紐帶,我們開展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既有利於兩岸同胞相互了解,也有利於兩岸文化共同發展。」葉克冬表示,兩岸文化產業可在優勢互補、互利雙贏的基礎上共同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為民族復興奠定重要基礎。

相關新聞
地產股小股災 市值失470億 (圖)
「長津」撥款今議 反對派擬「拉布」 (圖)
中國釣島執法 不可逆轉 (圖)
京酒店準備就緒 喜迎十八大代表 (圖)
官員優中選優 基層凡人不凡 (圖)
「科學怪風」吹停美股 (圖)
大軍區續換帥 魏鳳和掌二炮 (圖)
PM2.5超標 江蘇十市陷陰霾 (圖)
九二共識結碩果 兩岸合作開新篇 (圖)
反對外勞增額 台三千人上街 (圖)
教主的「維納斯」 喬布斯遊艇曝光
加薪跑輸通脹 2013年應加6% (圖)
DBC洩密 官警告鄭經翰何國輝
民生表現升呢 高官評分彈起
4重建項目 收購呎價萬元
地底排污渠「爆波」 擊斃地盤工 (圖)
免試北上升大 港生爆縮沙潮 (圖)
無懼辣招 發展商拒減價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