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報告缺實例 學生難作參考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02]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思諾)新高中學制下,首次列為必修科的通識一直受到學界關注,不少學生都希望透過該科的考試報告,以了解師兄姐犯過的錯誤,以提升答題技巧。不過,有學界老師表示,昨日出版的文憑試通識考試報告內容空泛,缺乏實例,「學生自己睇完都未必明」,建議考生要上考評局的通識科專頁,下載答卷示例參考。

 考評局評核發展(通識)高級經理盧家耀表示,文憑試通識考生大致認識不同課題,可以解讀試題基本的資料,不過卻未能好好整合、歸納資料,故答案太表面化,甚至錯誤闡述數據。

 據了解,卷一有關政黨政治的必答題,是考生在3條中表現最差的一條。報告指出,主要是因為考生未能透過數據回答問題,以及部分考生只是說明不同的政黨的功能,或評論他們對部分政治組織的看法,而未能進一步宏觀地解釋各政黨在香港管治中,所發揮的效能。

簡報曾講解 教師「睇得明」

 整份通識考試報告只有52頁,相較中文科162頁,明顯少了過百頁。報告中的評語亦較空泛,在「考生表現」部分,只是「蜻蜓點水」的評論,而不似中文科般經常以實例說明學生問題。

 香港通識教育教師聯會主席許承恩表示,考評局早前為教師舉辦多場簡報會,在會上會以多份答卷作實例講解評核標準,因此老師一看考試報告即能明白有關要求;相反,學生單看報告,亦未必明白考試要求。

 許承恩指,考試報告未能詳細列明「反面教材」,主要是因為部分答案太長,「有考生答題時會背新聞,因此不可能整篇印在報告中,這樣報告會很厚」。他建議學生,可以先到考評局通識科專頁下載各等級的答卷範本,與考試報告一併參考,這樣便可以更了解評分準則。

相關新聞
文憑試爆笑錯漏 「遺」反「尊」心待人接「吻」 (2012-11-02) (圖)
通識報告缺實例 學生難作參考 (2012-11-02)
報告列舉考生常犯錯誤 (2012-11-02)
免試招港生6優化 增8內地名校 (2012-11-02) (圖)
2013年免試招港生重要日程表 (2012-11-02)
85%校巴加價最高九成 家校叫苦 (2012-11-02) (圖)
屯門公路全長20cm? 小三生評估「雷人」 (2012-11-01) (圖)
TSA各級學生達標率 (2012-11-01) (圖)
TSA部分學生錯誤 (2012-11-01)
新光纖快40倍 理大研發料數年應市 (2012-11-01) (圖)
教聯蒐1,764師簽名 盼當局允「零殺校」 (2012-11-01) (圖)
港首一站式小學「雲端」教育 (2012-11-01) (圖)
嶺大超收未解決 高層被譏「吸血鬼」 (2012-11-01) (圖)
教學有方:我甚麼時候才算長大?(一) (2012-11-01)
分流傳送「直播雲」 手機睇片不「起格」 (2012-10-31) (圖)
下月學與教博覽 聚焦電子教學 (2012-10-31) (圖)
東華學院醫科生 可赴雪梨大深造 (2012-10-31) (圖)
黃楚標校「天眼」逾百 私隱署擬促交代 (2012-10-31) (圖)
港大續聘梁智鴻 任校務委會主席 (2012-10-31)
孩子的天梯:肢體動覺智能 決定表演天賦 (2012-10-3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