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2年11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奧羅玩針對 踩華 博支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美國選戰 再過幾天就是四年一度的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今年美國總統選舉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中國議題幾乎是如影隨形,兩名總統候選人總是不斷強調在對華政策上要採取激進強硬的立場。為何美國總統選戰愛拿中國說事?中國應如何應對?下文將作探討。

 ■陳振寧、戴子熙 亞太國際關係學會

作者簡介  戴子熙:《環球時報》、《環球人物》、《鳳凰周刊》等內地媒體撰稿人。另定期為香港《成報》、《新報》、《香港商報》撰寫時政評論文章。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

 陳振寧: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研究員。亞太國際關係學會成員。定期於香港《成報》、《香港商報》發表評論文章。曾參與《通識詞典3》的撰寫工作。

電郵:jambon777@yahoo.com.hk

辯論擺中國上枱 大多涉經貿爭議

 冷戰以後,批評中國變成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拿手好戲;但在今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共和黨和民主黨都大打「中國牌」。以10月17日舉行的第二輪美國總統競選辯論為例,其間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羅姆尼提到中國的次數多達20次,其中大部分涉及經濟和貿易議題。

羅姆尼批華操縱匯率

 羅姆尼談到中國議題時,最出位言論是強調入住白宮首日,將會把中國列為「匯率操縱國」。他在談到與中國的經濟關係時,一改以往溫和自由的立場,在其經濟競選綱領中用5頁紙篇幅,要求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宣稱「上任第一天,就要把中國認定為匯率操縱國」,並將借助國際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等國際機制來制裁中國的「不公平競爭行為」。

 羅姆尼在安全和人權領域更猛烈批評中國,批評奧巴馬的對華政策是在錯誤軌道上行走。他承諾,如果當選,將帶領世界進入下一個「美國世紀」,世界政治經濟的遊戲規則將由美國制訂,而非由中國來制訂。

奧巴馬斥對手投資華企

 相比之下,奧巴馬則集中抨擊羅姆尼一邊投資中國賺錢、一邊批評打造「對華貿易戰士」形象,還從羅姆尼公布的2011年個人收入及報稅情況中挑出毛病,指責羅姆尼旗下信託基金曾投資中國企業。另外,9月28日,奧巴馬又下令阻止一家中資公司對美國風電場項目收購。

對美順差巨大 無辜變替罪羊

 隨著歐債危機的不斷加劇,國際關係中的經濟問題政治化現象變得日益普遍。在全球經濟仍未擺脫金融危機困擾的當下,經濟問題成為候選人之間的最大話題。他們大多通過鼓吹經濟民族主義的方式來爭取選民支持,佔取選戰先機;同時,也會通過打「經濟牌」的方式,攻擊現任政府的經濟政策。在這種情況下,作為貿易大國的中國受到的無理攻擊和指責只會越來越多。當前美國失業率居高不下,經濟增長未見起色,中國對美的巨大貿易順差容易成為兩名總統候選人口中的替罪羊。

 部分美民對華防備

 根據美國佩尤研究中心9月18日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大部分美國人視中國為競爭對手,分別有56%的民眾和49%的專家認為應在經貿領域對華採取較強硬立場;而認為可信賴中國的民眾比例不高。正因相當一部分美國人對中國持有所防備的心態,才令「中國牌」在美國總統競選中越來越頻繁地出現。

憂龍頭地位受威脅

 19世紀70年代早期,美國超過英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30年後,美國的人均收入也超過英國。在這個權力轉換期間,英國曾試圖控制美國崛起,但最終仍接受自己地位下降的事實。在中美兩國力量對比發生變化的過程中,美國社會各界對中國的態度也與當時對英國一樣,擔心中國的崛起會威脅到自己的經濟一哥地位。

經濟諾獎得主:不應迫人幣升值

 有專家指出,在中國對美國出口的加工貿易產品中,有些半成品是來自美國,由美國在中國的企業完成生產;有的則來自日本、韓國和歐盟等,由這些國家和地區在中國的企業完成生產。換言之,在中國對美國的出口中,中國所獲利潤很少,許多利潤都被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國家所瓜分。中美兩國的貿易赤字並沒有美國統計那麼多。更何況,多年來美國經濟從對華自由貿易中獲取巨大好處,貿易自由化也為美國創造大量就業職位。

 有美國人認為,造成中美貿易不平衡的唯一原因是人民幣匯率被低估。總統候選人通過批評中國的匯率問題,可在選舉中獲得更多支持者。但有專家指出,全球化才是加劇美國貧富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chael Spence去年在雜誌撰文指出,過去20年間,美國幾乎所有的新就業機會都出現在非貿易部門,如政府機構和醫療系統;而貿易部門的大量工作,如低端製造業,則紛向中國等新興經濟體轉移。對此,美國應通過向富豪階層課以重稅等再分配政策來解決問題,而不應壓迫中國令人民幣升值。

主動澄清負評 加強軍政對話

 中國清華大學中國戰略與公共外交中心主任趙可金認為,面對美國大選中對中美關係的傷害,中國應未雨綢繆,做好對應措施,並就此提出3點建議:

1. 從炒作中國負面議題入手,用實質資料向美國民眾澄清真相,尤其是選派中國企業代表、工人代表、農民代表等到美國現身說法,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美國媒體和社會說明事情真相,為美國民眾提供更客觀、更真實、更理性的資料。

2. 中國政府對美外交採取理性對話的姿態,繼續加強與美國的政治與軍事對話,加大對美的投資力度,加深對美的公共外交,尤其在飽受關注的軍事安全領域,中美之間要通過頻繁的交流對話,緩解大選所造成的負面效應。

3. 強調中美關係發展給美國帶來的好處,甚至可採取國家廣告的方式,向美國選民傳遞中國致力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強烈願望。

專家料「中國牌」難食糊

小知識 歷史上,里根、克林頓、小布什等在競選時都曾尖銳批評中國,但並沒有妨礙他們上台後致力於與中國發展正常關係。有國際關係專家指出,雖然奧巴馬和羅姆尼近期頻打「中國牌」,但這更多是出於競選戰略的考慮,最終無論誰當選,考慮到與中國的重要關係,在兌現「中國牌」時都會慎之又慎。從中美關係長期發展的歷史角度來看,無論誰入主白宮,都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中美關係的大格局。當然,在短期內,雙方有可能要經歷一個「磨合」過程。

想一想

1. 根據上文,指出美國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羅姆尼分別如何借助中國議題批評對方。

2. 承上題,分別舉例解釋兩人提出有關指責的背後原因為何。

3. 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分析美國民眾對中國的看法。

4. 你在多大程度上認同「美國總統候選人若要爭取更多選民支持,就必須對華採取更強硬立場」這個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5. 假如你是美國選民,你會支持奧巴馬或羅姆尼?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 《摩根士丹利亞洲前主席:不擇手段詆毀中國》,中國評論新聞網,2012-10-26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22/8/2/3/102282377_2.html?coluid=7&kindid=0&docid= 102282377&mdate=1026171155

2. 《奧羅最終辯 擺中國上枱》,香港《文匯報》,2012-10-24

http://paper.wenweipo.com/2012/10/24/YO1210240004.htm

3. 趙可金:《中國議題成為政治犧牲品》,人民網(來源:《對外傳播》),2012-07-03

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2012/0703/c346006-18435187.html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相關新聞
文憑試爆笑錯漏 「遺」反「尊」心待人接「吻」 (圖)
通識報告缺實例 學生難作參考
報告列舉考生常犯錯誤
免試招港生6優化 增8內地名校 (圖)
2013年免試招港生重要日程表
85%校巴加價最高九成 家校叫苦 (圖)
奧羅玩針對 踩華 博支持 (圖)
概念圖:美國總統大選 (圖)
社評雙語道:淘汰柴油貨車 提供誘因助業界 (圖)
細味哲學A-Z:H for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吹水同學會:不識prom-posal 你就好老土
中文視野:話說螃蟹 (圖)
中西方文化交流系列:中國是強國嗎?(三)Is China a Power? (3) (圖)
書本簡介 (圖)
美術創意室: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清王原祁)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