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戲曲天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寓教於戲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2-11-06]     我要評論

 上期我說過戲曲本身的發展主要還是回應儒家思想主導的社會訴求,成為「教化」群眾的工具。要說使戲曲無法成為完全獨立發展的社會文化活動,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在中國古代社會,平民百姓鮮有接受教育的機會,看戲就成為他們吸取各種知識的主要途徑。俗語說「觀戲如讀書」,觀眾通過看戲,認識歷史,學習人際關係,培養價值觀和道德觀。現實生活的忠與奸、美與醜、善與惡,在舞台上簡單生動地呈現出來,讓觀眾從戲裡知道了哪朝哪代,明白了忠奸善惡。雖不識字,但通過看戲,明辨了是非,達到了知書明理的效果,對廣大人民的立身處世待人接物,發生了明顯的薰陶作用。

 戲曲教化的作用可分為對觀眾個體和對社會整體兩方面。傳統戲曲勸之以善、誡之以惡為教化宗旨,以忠孝節義為善惡標準,通過所宣揚的道德倫理,讓個體向「善」,每個「善」的個體組成一個「善」的整體,從而達到社會的和諧與穩定。

 那麼戲曲是怎樣施行倫理教化的呢?它主要是從三方面著手,包括(一)故事情節善惡有報;(二)語言優美導人向善;及(三)人物塑造樹立榜樣。所以絕大部分傳統戲曲故事的結局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劇中人物形象一定要忠奸分明,絕少出現「難為正邪定分界」的角色,因為戲曲是用來薰陶、浸漬老百姓,使人們的內心道德化。對統治者來說,戲曲是使老百姓「規範化」的上佳工具,而儒家提倡「禮樂教化」又是最符合統治者利益的規範內容,所以民國以前的統治階級都提倡戲曲,用它「潤物細無聲」、「春風化雨」,從而建構一個以君主為中心的教化思想體系和倫理社會。  ■文︰葉世雄

相關新聞
元朗劇院場地伙伴獻新猷 「春暉」創組「喜萬家劇團」栽培後進 (2012-11-06) (圖)
戲曲視窗:寓教於戲 (2012-11-06)
培養十五萬首都市民欣賞高雅藝術 (2012-11-06) (圖)
省港名伶攜手為慈善演出粵劇粵曲 (2012-11-06) (圖)
舞台快訊 (2012-11-06)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2-11-06) (圖)
越劇《蝶海情僧》首度香港演出 趙志剛陳湜演繹一致好評 (2012-10-30) (圖)
戲曲視窗:戲曲依附宗教的得失 (2012-10-30)
八和會館演出籌款 籌得二百四十萬元 (2012-10-30)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2-10-30) (圖)
舞台快訊 (2012-10-30) (圖)
「鳳笙輝」元朗劇院開鑼 輝哥鳳姐拿手戲 戲迷熱捧 (2012-10-23) (圖)
戲曲視窗:帶戲上場 (2012-10-23)
第六屆中國黃梅戲藝術節11月開幕 (2012-10-23)
「粵劇體驗場」正式開幕 (2012-10-23) (圖)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12-10-23) (圖)
舞台快訊 (2012-10-23) (圖)
演新進編劇作品《班超胡楊萬里情》 蓋鳴暉圓契爺心願 (2012-10-16) (圖)
戲曲視窗:道教音樂和戲曲的連理關係 (2012-10-16)
《還魂記夢》比前改進 (2012-10-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戲曲天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