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edo)曾於1969年進行了一項實驗。他把一輛車停在加州的中產階級社區,另一輛停在相對比較雜亂的紐約社區,兩車外表一模一樣。停在紐約的車,他將車牌取下,把車頂的篷打開,結果當日車輛就被偷了。至於在加州的車,過了一星期也沒有事發生;後來,辛巴杜用錘子把那輛車的玻璃打出一個大洞。不出幾個小時候,車就被偷了。
政治學家威爾森(James Q. Wilson)和犯罪學家凱林(George L. Kelling)根據此實驗,於1982年提出了「破窗理論」(Broken Windows Theory)。他們認為,若把建築物的其中一隻窗打破,這窗若沒有被及時修好,別人就可能因此而打破更多的窗,罪案隨之發生。
小問題處理好 免越變越大
「破窗理論」可以運用於年輕人的成長及日常處事的態度上,提醒我們要從小事著眼,當出現小毛病時便要處理,以免問題越變越大。當我還是社工的時候,認識一位年輕人,他經常抱怨自己在茶餐廳的水吧工作,說如果能夠改當收銀,肯定會比水吧做得出色。我反問他,當他連沖飲品也會出錯,老闆真的會安排他收銀嗎?說到這裡,這個年輕人也開始反省過往的工作態度。
培養好態度 由日常做起
其實,要培養良好的態度並不太難,但應從小開始建立,也得從小事著手。想成為有禮貌的人,同學可以由日常生活開始,例如當有人幫你按住升降機或是拉開大門讓你出入,你可禮貌地回應一聲「唔該」。久而久之,你不單會成為有禮的人,也會成為一個懂得尊重別人的人。你也可以由準時上課及準時交功課開始,培養正確的做人及處事態度。
年輕人應該好好為自己的將來作準備。良好的態度、守時及責任心,正正就是職場上僱主看重的個人素質。
作者:梁璟璣
IVE(葵涌)及IVE(屯門)學生發展處
(學長啟導計劃)項目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