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人保登場,集資額已佔今年港股上市總集資額的三成。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璇)新股王中國人保(1339)在聖誕節前登場,將排名原本跌落至全球第六位的香港新股集資額托升至第四位。由於2012年餘下只有短短3周時間便完結,料不會再有超過人保規模的新股。截至上周五(12月7日),本港今年至今合計有57隻新股上市,與去年底市場預計的100隻新股數目差別甚大,總集資額約為720億元,其中人保已佔231億元。
今年總集資額僅去年零頭
今年全球經濟形勢震盪,嚴重影響新股市場,2011年本港全年集資2714億元奪全球IPO桂冠,相比之下,今年IPO市場可用一片慘淡來形容。若計及計劃在之後3周內掛牌的內房股金輪擬集資7.8億元、最多集資46.8億元的中國機械工程(1829),以及由B股轉來H股但不涉及集資的中集B等新股,今年總集資額預計僅約為780億元,只不過是2011年2714億元的零頭而已。
在至今上市的57隻新股中,其中有13隻為工業類新股,11隻為消費品類新股,10隻為金融類。有5隻新股延遲或擱置上市,其中包括光大銀行、飛穎(1167)、Graff珠寶(1306)、中國普甜(1699),以及南非煤礦公司LontohCoal。
首隻「雙幣雙股」助拓人幣
不過,今年本港IPO市場出現了首隻「雙幣雙股」股份合和公路基建(0737),這是香港股市拓展人民幣業務的重要進展,且其配售反應熱烈獲逾10倍超額認購,集資額由原定2.3億元人民幣,增至3.86億元人民幣。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企業傚仿合和公路基建以「雙幣雙股」形式集資,尤其是內地企業。對於內企來說,在港以「雙幣雙股」方式上市能夠規避匯率風險,且有關發行、交易和結算的機制已然完備。
B股轉H股為市場帶來新契機
除「雙幣雙股」外,B股轉H股的第一股中集B也為本港新股市場帶來新的契機。若未來符合港交所上市條件的大型B股能夠遵循中集模式,且有集資需求,將成為未來新股市場的一股新動力。
預計未來來港IPO的企業中,內地企業仍是主力,主要集中於金融服務業、房地產和消費零售板塊,以及更多中小券商申請IPO。根據港交所相關文件,截至11月底,已接受上市申請的公司合計有9家,其中主板6家,創業板3家;從年初至今,合計已接受上市申請的有135家,其中主板102家。另外,已原則上獲批的上市申請在11月份有11個,今年1月至11月底有79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