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大法律學院學生奪冠。 歐陽文倩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香港中文大學法律學院學生代表隊上月赴印尼參加第七屆亞洲國際模擬法庭比賽,探討中國麵店品牌在印尼特許經營時加以「本土化」的可能性。結果中大以7戰全勝的紀錄,於14支來自世界各地的隊伍中脫穎而出,擊敗清華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SMU)及洛杉磯洛約拉法學院(Loyola Law School, LA)等名校隊伍,首次在比賽中奪冠,並且獲最佳書面陳述獎。亞洲國際模擬法庭比賽旨在考驗法學學生處理法律問題的能力及訟辯技巧,評判團由業界的知名仲裁專家組成。今屆的比賽主題為特許經營的相關法例,探討印尼的特許經營商是否可將中國麵店變得本土化,例如製麵的員工是否可戴頭巾,以及該以甚麼法例規管特許經營等。
由於比賽的設定背景為印尼,所以亦以當地法例為基礎,這對4位中大學生造成困難,法學專業證書課程學生徐嘉怡表示:「香港的法例屬普通法(Common Law),但當地的法例為民法(Civil Law),對我們來說是很陌生的制度。」然後語言問題亦隨之而來,因為當地法例並非全都有適合的英譯版,令他們在搜尋資料時加倍困難,最終都是靠著向不同人請教,以及翻譯軟件的幫助,還有不斷的嘗試,才做好準備工夫。
7戰全勝 擊敗清華SMU等名校
教練之一的麥銘賢指,中大團隊為了應付比賽,每天都要看其他隊伍的論據,每日只有約5小時的睡眠時間,徐嘉怡笑言:「對我來說,峇里只有兩個地方,一是酒店房間,一是比賽場地。」雖然7戰全勝,但評判最後嚴厲的評語讓中大團隊以為自己落敗,學生李俊江對此更是體會尤深,「結果評判宣布我們勝出的一刻,我真的熱淚盈眶」。
另一名教練、中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Michael Ramsden表示,中大法學院成立7年 ,今年是第四次參加這個比賽,每次都看到學生在進步,今次奪冠,反映該院的教育達國際頂尖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