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小男孩上《焦點訪談》抱怨自己才6歲,上學太累,令人忍俊不禁。 電視截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 何凡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中央媒體率先重塑內容,主動創新形式,拉開2013年內地傳媒變革大幕。央視王牌新聞欄目《焦點訪談》開播19年來首次大改版,以更親民、「貼地」的表達方式贏得受眾,並進一步強化其輿論監督特色。這其中既有近來中央高層決心改進文風的直接推動,也有傳統媒體以觀眾為本、迎接新挑戰的市場化動因。
上月,中宣部部長劉奇葆調研時指出,中央新聞單位是新聞戰線的「國家隊」、「排頭兵」,要在改進文風上先走一步、高出一籌,要把群眾滿意認可作為最高標準。這為中央媒體下一步的改革進取明晰出方向。調研時,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台等的主要負責人亦各自介紹了改進文風的計劃。
《焦點訪談》一路走來,經歷了從巔峰到低谷的起伏。節目創始之初,盡展社會百態,直陳時弊,關注低層弱勢,傾聽百姓呼聲。如此為民吶喊奔走,自然為全國觀眾家喻戶曉,也成為黨政有關方面工作的決策依據和重要參考,並曾獲前總理朱鎔基題詞:「輿論監督,群眾喉舌,政府鏡鑒,改革尖兵」。
但伴隨近年來監督批評的銳利,鋒芒日漸消減,《焦點訪談》收視率漸走下坡。據內地最大媒體調查機構CSM數據顯示,2011年,全國收視率最高的《新聞聯播》平均收視率4.82%,是《焦點訪談》收視率的1.83倍。
微博等新媒介日益盛行,以時效性、互動性等優勢,一再衝擊著傳媒業的固有版圖,並帶動公眾的訴求渠道、言論尺度、互動頻率與日俱升。而《焦點訪談》等央媒欄目此次響應中央,先行先試,對現有狀況的正視、反思與行動,是一次真正以觀眾為本位、以新聞規律為原則的毅然求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