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我曾寫道,莫言的文章也有一股抒情味——詩意。
諾貝爾文學獎評審委員會主席培爾.維斯特拜爾(Per Wastberg)在諾貝爾獎頒授典禮上致辭,特別提到「莫言是一個詩人,一個能撕下那些典型人物宣傳廣告而把一個單獨生命體從無名的人群中提升起來的詩人。……」
致辭還提到:「莫言的想像飛越整個人類的存在狀態之上。他是一個妙不可言的自然描繪者,他對飢餓最有體會,瞭若指掌。」
說莫言是詩人,大抵因莫言擅於從童年的生活中,提取詩的汁液。他說過:「當我成為作家之後,我開始回憶我童年時的孤獨,就像面對著滿桌子美食回憶飢餓一樣。我的家鄉高密東北鄉是三個縣交界的地區,交通閉塞,地廣人稀。村子外邊是一望無際的窪地,野草繁茂,野花很多,我每天都要到窪地裡放牛,因為我很小的時候已經輟學,所以當別人家的孩子在學校裡讀書時,我就在田野裡與牛為伴。我對牛的了解甚至勝過了我對人的了解。我知道牛的喜怒哀樂,懂得牛的表情,知道它們心裡想什麼。在那樣一片在一個孩子眼裡幾乎是無邊無際的原野裡,只有我和幾頭牛在一起。牛安詳地吃草,眼睛藍得好像大海裡的海水。我想跟牛談談,但是牛只顧吃草,根本不理我。我仰面朝天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白雲緩慢地移動,好像它們是一些懶洋洋的大漢。我想跟白雲說話,白雲也不理我。天上有許多鳥兒,有雲雀,有百靈,還有一些我認識它們但叫不出它們的名字。它們叫得實在是太動人了。我經常被鳥兒的叫聲感動得熱淚盈眶。我想與鳥兒們交流,但是它們也很忙,它們也不理睬我。我躺在草地上,心中充滿了悲傷的感情。在這樣的環境裡,我首先學會了想入非非。這是一種半夢半醒的狀態。許多美妙的念頭紛至沓來。我躺在草地上理解了什麼叫愛情,也理解什麼叫善良……」
莫言的童年生活,除了孤獨,還有他幼小心靈感應大自然天籟的詩意。
最初讀莫言的小說,我曾為他刻劃他童年的飢餓感而深受感動,特別是童年他與村童追逐炭車及撿拾炭車遺下的炭屑充飢的鏡頭,非常深刻。
諾獎評委主席指出,莫言「對飢餓最有體會」,可謂一語中的。
莫言在《飢餓和孤獨是我創作的財富——一個餓怕了的孩子的自述》為題的演說中,特別提到他童年飢餓一代的生活:「那時候我們這些孩子的思想非常單純,每天想的就是食物和如何才能搞到食物。我們就像一群飢餓的小狗,在村子中的大街小巷裡嗅來嗅去,尋找可以果腹的食物。許多在今天看來根本不能入口的東西,在當時卻成了我們的美味。我們吃樹上的葉子,樹上的葉子吃光後,我們就吃樹的皮,樹皮吃光後,我們就啃樹幹。那時候我們村的樹是地球上最倒楣的樹,它們被我們啃得遍體鱗傷。那時候我們都練出了一口鋒利的牙齒,世界上大概沒有我們咬不動的東西。」「一九六一年的春天,我們村子裡的小學校裡拉來了一車亮晶晶的煤塊,我們孤陋寡聞,不知道這是什麼東西。一個聰明的孩子拿起一塊煤,咯口崩咯口崩吃起來,看他吃得香甜的樣子,味道肯定很好,於是我們一擁而上,每人搶了一塊煤,咯口崩咯口崩吃起來。我感到那煤塊愈嚼愈香,味道的確是好極了。看到我們吃得香甜,村子裡的大人們也撲上來吃,學校裡的校長出來阻止,於是人們就開始哄搶。至於煤塊吃到肚子裡的感覺,我已經忘記了,但吃煤時口腔裡的感覺和煤的味道,至今還牢記在心。……」
從上面可知,為什麼莫言獲諾獎後對記者說,他要好好吃一頓餃子,因為餃子給他一種飽滿的充實感,這正是源於童年飢餓所引發的再簡單不過的欲望。 (《莫言的獲獎》之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