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曹晨)近日天氣反覆,增加市民感染病毒的機會。1名9歲女童上周四出現發燒、上腹痛及嘔吐症狀,及後於本周一上午入住東區醫院兒童病房,但入院後情況迅速變壞,同日死亡,臨床初步診斷懷疑為急性心肌炎,現時個案已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而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的調查仍在繼續。有心臟科醫生表示,急性心肌炎可由多種疾病引發,當中以感冒最常見;急性心肌炎發病初期與感冒相似,但病毒具有相當危險性,若急性突發入院,死亡率高達50%以上,呼籲市民尤其體弱者,及時注射流感疫苗,保持健康生活習慣。
初期症狀似感冒 死亡率50%以上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發言人表示,女童過往健康狀況良好,最近也沒有外遊記錄,其家居接觸者也沒有出現相關病徵,中心對女童的呼吸道及肛門採取樣本化驗,結果顯示其對流感及腸病毒均呈陰性反應,但其他病原體的化驗工作仍在進行中。
心臟科專科醫生黃品立表示,雖然心肌炎病毒與流感病毒不同,但同屬由呼吸道感染引發的疾病,其發病初期症狀與感冒相似,病毒入侵心臟後可令心臟發炎,使心臟泵血功能減弱,引發心律不整等問題,進而引發心臟衰竭甚至猝死。
黃品立表示,普通市民患上心肌炎的機率約為千分之一,輕者可毫無徵狀,而大部分患者亦可自己復元。治療方面,現時並無特效藥醫治,只能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呼吸、心肺等器官的針對性支援治療。他表示,急性心肌炎嚴重者可引發心源性休克或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入院後數小時或數日的死亡率高達50%或以上,具有相當的危險性。
季節交替時高發 應及時注射疫苗
黃品立強調季節交替時是病毒的高發期,市民易感染各類病毒,呼籲市民除保持健康生活及良好飲食習慣外,兒童、老人、孕婦及長期病患等人士,應及時注射流感疫苗,保持身體健康,降低患病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