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書練
韓國人是表面上哈日,骨子裡崇洋,更確切地說,是親美,從民間到政府。韓國歷任總統當選後首先表態的是何時訪問美國,朴槿惠也不例外,初定五月在華盛頓拜會奧巴馬。而且,她打算邀請出席就職禮上的女政要名單中,幾乎是西方國家,可以有即將卸任的希拉里,但跟她處境相似的泰國民選總理英祿卻榜上無名。
韓國是亞洲繼日本之後的經濟大國,但它作為一個國家並不像日本那樣,曾經「犯有侵略別國的罪行」,反而是戰後自力更生發展起來的獨立國家,尤其是當她的電器產品、數碼技術揚威國際時,國民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然而,日本作為亞洲老大,尤其是其龐大的消費市場和流行文化對作為膚色相同的韓國年輕人的影響卻不可小看。所以由政府有意識資助和支持的「美麗工程」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啟動,包括時裝、美容/整容產業、數碼科技和電視連續劇等,以軟實力推銷國家,並塑造開放、活潑、健康的國民形象。
跟日本時裝設計師上世紀八十年代在巴黎天橋掀起的東方旋風呼應,韓國時裝設計師在九十年代中也以強大陣容,企圖征服西方,卻出現不了像三宅一生、山本耀司和川久保玲那樣的大師級人物。原因很簡單,日裔設計師帶給巴黎的是源自本國文化的東方美學,其充滿解構風格的時裝設計靈感來自本民族的和服;而韓國作品卻予人只是對西式剪裁有較好的拿捏,卻乏靈魂和個性。
我的韓國同事予我的感覺是,很有禮貌,甚至禮多到令你感到受騷擾,但她們對原則的堅持卻是執著,更會找出各種藉口合理化之,但站在第三者立場,有時只是小國民族自尊心外的過度自我保護。
至於對中國,韓國人也是很矛盾的。一方面,他們承認祖宗跟中國的淵源,另一方面又為中國早年的「佔據」耿耿於懷,尤其中國五十年代的抗美援朝。中國經濟崛起對他們來說更矛盾,他們既希望聯合中國牽制一直不承認侵略的日本,又覺得中國的強大對她的亞洲地位造成威脅。
所以,在上海的韓國人明知上海曾經的輝煌和未來的潛力,不得不西來拓展市場,卻同時帶有不屑的心理。在他們眼中,韓國是偉大的,韓國人是守規矩的,而中國人是不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