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潔華與朱耀偉期望,研討會能喚起對粵語文化的反思,重建香港文化意識和自我價值。 龐嘉儀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龐嘉儀)香港回歸逾15年,社會各方面都出現顯著變化,特別是內地經濟騰飛,軟實力影響也逐漸深遠,對廣東地域文化與香港的關係也帶來重大衝擊。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組織來自多所高等院校及文化業界的學者專家,舉辦首個「香港廣東文化的未來」研討會,從多角度、多層次探討廣東文化在港的發展,既包括詠春拳洪拳等南方武術,亦有曾風靡全球華人粵語流行曲,以及電影粵劇飲食等方面,探索香港本土文化於全球化衝擊下的路向。負責研討會的學者期望,政府未來能有更整全的文化規劃,確立本土文化價值及以提升大眾的認識。
學者憂粵語文化日漸式微
是次的大型系列研討會將於2月初一連3天舉行,組織活動的浸大文學院人文及創作系教授文潔華表示,香港九成人口為廣東人,粵語文化異常精緻,但近年受全球化及與內地融合同化的影響,粵語文化日漸式微,恐現文化斷層。以粵語與文學寫作為例,她坦言本地院校並沒開辦類似「香港文學」課程,不利年輕人對本地文學的探索。
浸大文學院人文及創作系主任朱耀偉將主理研討會中粵語流行曲的部分,他認為,政府雖強調「香港品牌」、「亞洲國際都會」,但往往陳義過高,無助港人建構自身身份,那需要一點一滴的文化累積;例如粵語流行曲、曾於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風靡全球華人,真正打造出香港品牌,雖然至今本地粵語流行曲仍具高水準,但因傳播媒介多元化及日韓風氣影響,也令香港的文化形象日漸低落。
冀政府加大對文化界支援
香港廣東文化含蘊豐富,其中的武術部分也透過近年關於葉問的多套詠春拳電影持續發揮影響力,今次研討會也專設「武術與廣東文化」主題;其他主題則包括粵劇、電影、飲食、教育、政治等範疇。
文潔華及朱耀偉都指,香港的粵語文化中具特殊的重要性及價值,但政府的文化政策一直存在短視及欠全面問題,對文化界支援也不足,期望未來能有整全規劃,提升大眾對本土文化的認識及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