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作為跨越發展「三大戰役」之一的園區經濟,被雲南作為推動經濟增長的引擎強力打造。圖為雲南省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們在審議政府工作報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譚旻煦) 雲南與台灣的合作最有條件成為雲南對外開放一個新的戰略合作重點,而吸引台企入滇是推動兩地合作紮實的一步,目前,雲南從「六個圈層」著力構建台企入滇園區建設。
「台灣企業想到雲南發展缺地,而雲南現有的園區也缺企業,這就為兩地合作創造了最有利的條件。」雲南省台辦主任李極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基於此,雲南當前依托現有園區、開發區、經開區等,並結合滇中產業新區建設,正在從「六個圈層」為兩地合作搭建平台。
首先是「核心區」,即以昆明為核心,依托現有的加工區、高新區、開發區、空港區等,吸引台商入駐,這是吸引台企入滇最為便利的園區;第二層是「示範區」,將在滇中產業新區規劃10平方公里左右,專門設立「台灣企業園區」;第三層是依托各州市現有的園區,以產業分類,建「特色產業園區」吸引台企;第四層是邊境經濟合作區,借助雲南目前9個邊境合作區的優勢,幫助台企在邊境一線佈局;第五層是在跨境經濟合作區,制定相關優惠政策,吸引台企;最後是借助雲南海投在老撾建設的園區,為台企爭取入駐機會,助其進入東盟國家發展。
六圈層形成的立體結構,將使台企在雲南能找到適合發展的園區,為推動兩地的合作交流打牢基礎。李極明表示,目前這些園區建設都已進入實質操作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