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截止2012年底,恒生中國、東亞中國、滙豐中國等香港知名銀行均已進駐昆明。圖為恒生中國昆明分行。
2012年10月27日,恒生中國進入昆明四年。四年來,恒生中國經歷了昆明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趕上了雲南打造面向西南開放「橋頭堡」的重要機遇。
回望四年路,劉鑒坤表示:「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正在建設的雲南金融中心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兩者間的互動下,恒生期待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滇港兩地的金融橋樑。」
把握「橋頭堡」動向
從2011年國務院批准《關於支持雲南省加快建設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的意見》開始,恒生中國就密切關注「橋頭堡」建設的動向,把握戰略機遇。
剛出台的《關於加快推進昆明區域性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意見》中,提出了建設瑞麗次區域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中心的規劃,恒生中國立即對其建設進程給予高度關注,並開始研究相關應對措施。
堅持「本土化」定位
香港銀行在金融產品的設計與風險防範方面普遍強於內地企業,但在進入內地的過程中,如何實現「本土化」至關重要。對此,胡列曲建議:「推動香港銀行與本地銀行之間的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必將極大地提高雲南本地金融機構的經營管理水平,更好地服務於昆明金融中心建設,服務於雲南的經濟建設。」
四年來,恒生中國昆明分行始終堅持「本土化」市場定位,密切關注雲南市場、行業的發展及特性,秉承審慎、創新、合規的原則,依托內地與香港聯動的優勢,持續改進服務流程和客戶體驗。
為實現「本土化」,恒生中國將招聘和培養本地人才上升到戰略高度。「恒生中國昆明分行對優秀員工的表現積極予以認可及晉陞機會。同時,為員工提供培訓和發展的機會,並每年開展校園宣講,吸引優秀大學畢業生加入『恒生管理培訓生』。銀行高管也親自去校園參加宣講,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劉鑒坤表示。
|